挂断电话,文森将手机扔在桌上。
柯林的要求很明确,他们的人,只用最好的货。
这句话背后潜藏的意思,文森听得一清二楚。那些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下来的职业军人,对武器装备的要求极为苛刻,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武器平台和战术配件。他地下室里囤积的那些之前运过来的普通货色,针对一些黑帮分子自然是游刃有余,但在这些专家面前,就显得不够看了。
这次的对手是至少七支装备精良的雇佣枪手,他需要的是一支能以一当十的精锐力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武器装备上,他不能有丝毫的吝啬。
他必须返回游戏世界。
文森深吸一口气,意识沉入那片熟悉的黑暗。当他再次睁开眼,已经身处“暗区”那冰冷而功能齐全的个人仓库中。一排排武器架在灯光下泛着金属的冷光,上面挂满了他在一次次冒险中搜集或购买的战利品。
他走到武器架前,开始清点。柯林那些人都是退役美军,习惯的自然是北约制式的武器系统。
文森首先取下几把崭新的M4A1和H416突击步枪。他没有直接打包,而是将它们固定在改装台上,开始进行细致的改装。他换上了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战术握把,安装了能快速瞄准的全息瞄准镜,枪口拧上了能够大幅降低开火动静和火光的消音器。
做完这一切,他将改装好的步枪和标准的30发马盖普弹匣,以及火力压制时能派上大用场的60发聚合物弹鼓,分批装入个人保险箱那仅有的六个格子里。
意识回归现实,他将沉重的武器弹药从保险箱中取出,放在地下室的地上,然后没有片刻停歇,再次进入游戏。
这个过程枯燥而乏味,就像一只勤勤恳恳的蚂蚁,一次又一次地搬运着远超自己体重的食物。但每一次往返,现实世界中那个属于他的军火库,就充实一分。
接着是狙击武器。他挑选了两把M110半自动狙击步枪,这种武器射速快,威力适中,非常适合城市环境下的精确射手。除此之外,他还狠心拿出了一把价格极其昂贵的SJ-16重型狙击枪,这把枪使用的专属子弹,足以对付轻型装甲目标。
火力压制方面,他搬出两挺RPK轻机枪。虽然是苏式武器,但其简单可靠的结构和强大的持续火力,在任何战场上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近身自卫的副武器,他选择了性能稳定的格洛克17半自动手枪,同样为它们配备了消音器和高容量弹匣。
手榴弹、震爆弹、闪光弹,这些攻坚和制造混乱的利器,他以箱为单位进行搬运。最后是弹药,各种口径的子弹堆积如山,从普通的M855A1到穿透力更强的M62,甚至还有一小部分专门为SJ-16准备的特种狙击弹。
这些武器和弹药,文森足足搬运了接近一整天。依靠着小小的六格保险箱,他不停地在游戏世界和现实之间穿梭,直到地下室的一角被各种军用物资箱堆满。
看着眼前这批足以武装一个加强排的精良装备,文森才稍微松了口气。柯林保证至少带来四支小队,也就是二十四名经验丰富的职业军人。这些人不是街头的混混,他们是懂得战术配合,懂得如何高效杀戮的战争机器。有了这批装备,再加上巴蒂和他手下的安保,文森有信心,在有心算无心的情况下,和那些哥伦比亚人雇佣的枪手们掰一掰手腕。
接下来的时间,他指挥着安德森找来的几个心腹,将这些物资分门别类地搬运到“来生”酒吧那个新改造的地下室里。
原本狭窄的地下酒窖,已经被彻底打通。文森买下了隔壁倒闭的洗衣房,将两个建筑的地下室合并,移除了所有非承重的墙体,形成了一个超过两百平米的巨大空间。
这里被他分成了几个区域。左手边是住宿区,有简易的床铺和储物柜,旁边甚至还建了独立的厕所和淋浴房,足以在必要时为一支小队提供隐蔽的藏身之所。
而右手边,则是整个地下室的核心——仓库和整备室。
一排排坚固的金属武器架被固定在墙上,上面挂满了刚刚从游戏中搬运出来的,保养得油光锃亮的各色枪械。旁边的架子上,堆叠着装得满满的弹匣和一箱箱的弹药。另一侧的衣柜里,挂着全新的战术弹挂、重型防弹衣,以及配备了防弹面罩的IND战术头盔。
这里的一切,都按照最高规格的战术标准来配置。与其说是一个黑帮的据点,不如说是一个小型军事承包商的前线基地。
第三天,夜幕降临。
“来生”酒吧所在的后巷,一辆黑色的福特探险者悄无声息地滑入街角的阴影,关闭了所有灯光。紧接着,第二辆、第三辆同型号的汽车也相继抵达,如同蛰伏在黑暗中的猛兽。
与此同时,酒吧正门口,一辆奔驰轿车停下。车上下来四名身材异常彪悍的男子,他们穿着便装,但那股从骨子里透出的军人气质,却无法掩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