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金三角第一训练营医疗站,凌晨四点三十分。
林悦推开医疗监测室的门,走廊里的应急灯散发着惨白的光。她手里拿着一叠刚从监测设备上打印出来的生理数据报告,每一页纸上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数字和曲线图。
监测室内,二十台医用级生命体征监测仪正在运转。每台仪器通过无线传感器连接着一名正在进行暗区训练的新兵,实时显示他们的心率、血压、体温、脑电波活动、肌肉张力等十七项生理指标。
林悦走到三号监测屏前,那是阿强的生命体征数据。屏幕上,代表心率的红色曲线正在剧烈波动,从每分钟七十二次骤升到一百四十八次,然后在三秒内跌落到五十六次。
“又是一次虚拟死亡。”林悦在记录本上写下时间:04:17。这是阿强今晚第三次在虚拟世界中阵亡。
她转身对身旁的助手说:“调出三号受训者过去七天的数据对比。”
全息投影屏幕亮起,三维图表在空中展开。七天前,阿强刚进入训练营时的基础体能数据被标注为蓝色基准线。第一天训练后,他的肌肉密度提升了百分之零点八,反应速度提升百分之一点二。
但到了第七天,数据曲线陡然上扬。肌肉密度提升百分之十五点三,骨骼强度提升百分之十二点七,神经传导速度提升百分之十八点九。最惊人的是大脑前额叶皮层的活跃度,在高压战斗模拟下,神经突触的连接密度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三。
“这不科学。”助手盯着数据,声音里带着不可置信,“正常情况下,职业运动员需要三到五年的系统训练,才能让肌肉密度提升百分之十。这些农民兵只用了七天。”
林悦没有说话,她调出另一组数据,那是五百名受训者的平均值。数据显示,平均体能指标在一周内提升了百分之十五点二,误差范围正负百分之二。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些一周前还在田里种地的农民,现在的身体素质已经接近职业军人的入门水平。再给他们两周时间,他们的体能将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现役士兵。
但代价呢?
林悦切换到心理评估数据。屏幕上显示,五百名受训者中,有七十三人出现了轻度焦虑症状,十九人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早期征兆,四人在昨晚的训练后出现了呕吐、盗汗、噩梦等严重反应。
助手问:“林博士,这个淘汰率会不会太高了?照这个趋势下去,三个月后能通过全部训练的人可能不到三百。”
林悦合上记录本,走向加密通讯室。她需要向文森汇报这些数据。
十分钟后,通讯室的屏幕上出现了文森的脸。他坐在南岛盘古总部的办公室里,背后是落地窗外逐渐亮起的城市天际线。
“林博士,这个时间打来,是训练出问题了?”文森的声音平静,但眼神很锐利。
林悦直接将数据投影到屏幕上:“强化药剂的效果超出预期,配合虚拟训练,这些农民兵的战斗力正在几何级数增长。但我担心,如果训练强度太大,可能会造成心理创伤。毕竟虚拟世界中的死亡体验是完全真实的。”
她放大一组脑电波数据:“你看这里,受训者在虚拟死亡瞬间,大脑边缘系统的活跃度飙升到危险阈值。这个数值相当于一个人在现实中经历濒死体验。虽然他们知道这是虚拟的,但身体的应激反应是真实的。”
文森盯着屏幕上的数据看了三十秒,然后开口:“林博士,我问你一个问题。这些士兵如果现在上战场,存活率是多少?”
林悦愣了一下:“按照他们现在的训练水平,面对金三角其他军阀的普通部队,存活率大概在百分之三十到四十之间。”
“那三个月后呢?如果他们完成全部训练,存活率能提升到多少?”
“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林悦如实回答。
文森点点头:“你担心的是百分之十五的心理创伤率,我担心的是百分之三十的战场死亡率。林博士,我们不是在培养花瓶,我们是在培养能在真实战场上活下来的士兵。”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变得更加坚定:“继续观察,但不要降低训练强度。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与其让他们在真实战场上崩溃,不如在虚拟世界中提前适应。那些无法承受虚拟死亡的人,在真实战场上也活不过第一次交火。”
林悦沉默了几秒:“我明白了。但我建议增设心理辅导小组,配备三名专业的战地心理医生。”
“批准。”文森立刻回应,“还有其他问题吗?”
“强化药剂的消耗速度超出预期。”林悦调出另一份报告,“目前训练营每天消耗基础强化药剂五百支,按照三个月的训练周期计算,我们需要至少四万五千支药剂。但沉船湾的盖亚工厂目前月产能只有一万两千支。”
文森皱起眉头:“产能不足的原因是什么?”
“原材料。”林悦直接说出核心问题,“盖亚真菌的培养需要特定的环境和营养液,而那些营养液的核心成分必须从金三角的某些特有药草中提取。我们现在控制的果敢地区只有三个村子,第一批药草苗才刚刚种下去一小部分,最早也要下个季度才能有收获,就算是丰收,药草产量远远不够我们现在的需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