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在办公桌上敲了敲手指,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我会让柯林加快对周边地区的控制。另外,你们实验室能不能想办法提高药剂的使用效率?比如降低单次注射剂量,或者延长药效持续时间?”
“我们正在研究。”林悦回答,“但这需要时间。目前最快的解决方案还是扩大原材料产地。”
“我明白了。”文森看了一眼时间,“还有五个小时,第一批受训者就该结束今晚的训练。让医疗队准备好,我要看到每个人的详细体检报告。”
通讯结束,林悦回到监测室。屏幕上,阿强的心率再次飙升到一百五十次。她知道,他又在虚拟世界中经历某种激烈战斗。
---
虚拟世界,暗区战场,上午十点整。
第二周的训练内容已经从基础步兵战术升级为载具操作。五百名新兵被分配到训练场边缘,那里停放着各种军用车辆。
阿强站在一辆BMP-1步兵战车前,抬头看着这个钢铁巨兽。战车高两米七,长六米八,宽三米一五,战斗全重十三吨。车体是焊接钢装甲,正面厚度二十毫米,侧面厚度十五毫米,可以抵御普通步枪子弹和炮弹破片。
车体前部是驾驶舱,中部是载员舱,可以搭载八名全副武装的步兵。车顶是一个双人炮塔,装备一门73毫米2A28低压滑膛炮和一挺7.62毫米PKT并列机枪。炮塔前方还有一个发射架,可以携带一枚9M14反坦克导弹。
“这玩意儿能开?”阿强身边的李建咽了口唾沫。
“不能开就学。”教官走过来,他是盘古佣兵里一个叫马克的退伍海豹突击队员,三十四岁,参加过伊拉克战争,在费卢杰战役中驾驶过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对装甲车辆的操作非常熟悉。
马克拍了拍BMP-1的装甲:“这是苏联在一九六六年生产的第一代步兵战车,虽然老旧,但结构简单,容易上手。你们要在三天内学会驾驶、射击、维护。”
他指着炮塔:“阿强,你是炮手。爬上去。”
阿强深吸一口气,踩着车体侧面的脚踏板,手扒着炮塔的握把,费力地爬上去。炮塔顶部有一个圆形舱口,他钻进去,进入了炮手位置。
炮塔内部非常狭窄,只有不到两立方米的空间。炮手座椅是一张简陋的金属凳子,前方是一个旧式潜望镜瞄准具,右手边是操纵杆和射击按钮,左手边是弹药装填机构,脚下是炮塔旋转踏板。
阿强坐下,感觉整个人被钢铁包围。炮塔内部散发着机油、火药残渣和陈旧金属的混合气味,墙壁上到处是划痕和凹陷,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战斗。
马克的声音从外面传来,通过车载通讯器响在阿强耳边:“启动瞄准系统。”
阿强按照昨天理论课学到的步骤,打开瞄准镜的电源开关。瞄准镜亮起,显示出外面的景象。镜头中,训练场的靶标清晰可见,那是三百米外摆放的几个废弃车辆残骸。
“看到前方的三辆破车了吗?”马克说,“那是你的目标。现在,旋转炮塔,让主炮对准最左边那辆。”
阿强用脚踩下炮塔旋转踏板。液压系统发出低沉的嗡嗡声,整个炮塔开始缓慢转动。透过瞄准镜,他看到视野正在向左移动,最左边的废车逐渐进入中心准星。
“停!”马克喊道。
阿强松开踏板,炮塔停止转动。但惯性让炮口继续晃动了两下,准星偏离了目标。
“再来!”马克的声音很严厉,“装甲车作战不是打靶,敌人不会等你慢慢瞄准。你必须在三秒内完成锁定,否则对方的炮弹已经打过来了。”
阿强咬紧牙关,再次踩下踏板。这一次他提前松脚,利用惯性让炮口滑到目标位置,然后用微调旋钮修正偏差。五秒钟后,准星稳稳地锁定在废车的中央。
“七秒,太慢了。”马克没有夸奖,“但比第一次好。继续练,直到你能在三秒内完成瞄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阿强反复练习炮塔操作。旋转、俯仰、瞄准、锁定,同样的动作重复了上百次。他的双腿开始发酸,踩踏板的脚掌磨出了水泡,但他不敢停下。
中午十二点,马克让他从炮塔里出来,换成李建进去练习。阿强爬出炮塔,浑身被汗水浸透。虽然这是虚拟世界,但疲劳感是真实的。
下午的训练内容是实弹射击。五十名新兵被分成五组,每组十人,轮流进行炮击练习。
阿强再次爬进炮塔,这一次炮塔内多了一股火药的刺鼻气味。弹药装填手已经将一发73毫米高爆弹装入炮膛,炮闩关闭,击发装置待命。
“记住,”马克通过通讯器说,“73毫米炮的后坐力很大,射击时身体要抵紧座椅,双手握稳操纵杆。炮弹出膛后,炮管会上扬五到八度,你需要立刻重新瞄准。”
阿强深呼吸,右手握住射击按钮。透过瞄准镜,他看到三百米外的废车,那是一辆被烧毁的旧卡车,车身布满弹孔和锈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