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厅内的气氛因为流云惊艳的表现而变得微妙起来。凌风脸上的轻松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凝重。他深吸一口气,目光转向石大山。
“这位兄弟,可敢一战?”他的声音带着明显的认真,显然已经将“心声小队”视作了真正的对手。
石大山咧嘴一笑,豪迈地拍了拍胸膛:“俺早就等不及了!岩垒,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力量!”
岩垒发出低沉的咆哮,迈着沉重的步伐踏上平台。它每走一步,平台就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明显下沉了几分。
在这充满气流干扰的环境里,岩垒那如同小山般的身躯成了最大的负担,必须时刻调整重心才能站稳。
凌风神情专注,再次轻触腕间的御兽手环。一道翠绿色的流光闪过,这次出现在平台上的,是一只造型奇特的昆虫类御兽——【风镰螳螂】。它的身形约有一人高,通体呈现出翡翠般的晶莹色泽。最引人注目的是它那一对巨大的镰刀状前肢,上面布满了细密的锯齿。
背后两对透明的翅膜微微震颤,与周围的气流产生着奇妙的共鸣,使得它即便静止不动,也给人一种随时会化作清风消散的错觉。最特别的是它的复眼,如同两颗切割完美的绿宝石,其中映照出整个战场的立体影像,能够同时捕捉来自各个角度的动静。
“开始!”
风镰螳螂率先发动攻击。它没有升空,而是凭借着惊人的弹跳力,在几个平台间快速弹射。每一次跃起,它背后的翅膜都会高频振动,精准地借助气流调整方向和速度。
双刃挥舞间,数道锐利如实质的风刃带着撕裂空气的尖啸,刁钻地袭向岩垒相对脆弱的关节部位。
“岩垒,【不动壁垒】!”石大山沉声喝道。
岩垒周身土黄色光芒闪烁,一面凝实如花岗岩的能量盾牌瞬间在身前成型。风刃撞击在盾牌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迸溅出点点能量火花,却被稳稳挡住。然而,平台因为冲击和岩垒自身的重量,晃动得更加剧烈,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
“没用的!在这风之领域,你的防御再强,站不稳也是徒劳!”凌风指挥道,眼中闪过一丝自信,“风镰,利用气流,连续打击!让它疲于奔命!”
风镰螳螂的身影变得更加飘忽不定,它不再硬攻,而是如同鬼魅般绕着岩垒高速移动。它精准地预判着每一道气流的走向,时而顺着风势加速,时而逆着气流急停,移动轨迹如同一个不断缩紧的翠绿色漩涡。它从各个不可思议的角度发动骚扰性的攻击,每一击都精准地瞄准岩垒维持平衡时最吃力的瞬间。
岩垒被迫不断微调【不动壁垒】的方向和角度,庞大的身躯在剧烈晃动的平台上艰难地维持着平衡,能量的消耗明显加快,厚重的甲壳下已经开始传出粗重的喘息声。
“大山,不能一味防守!”林晓月出声提醒,声音清晰地穿过风噪,“感受平台的晃动,找到它的节奏!顺势而为!”
石大山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回想起在不动峰修炼时,青岚导师的谆谆教诲——“山”之意志,并非僵化的不动,而是在动荡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稳定”,是那份亘古不变的“根性”。
他猛地一咬牙,闭上了眼睛,不再仅仅依靠眼睛去捕捉风镰螳螂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身影,而是将自身灵念与岩垒紧密相连,共同去感受脚下平台的每一次细微起伏,感受气流掠过平台边缘带来的独特震颤,甚至去聆听风在岩垒甲壳缝隙中穿行的呜咽。
“咦?”凌风注意到石大山气息的变化,心中微凛。他感觉那个看似笨拙的对手,仿佛突然与脚下的岩石平台产生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渐渐地,石大山和岩垒仿佛真的与平台融为了一体。岩垒不再僵硬地对抗晃动,而是像一颗经历了千万年风霜的巨石,随着平台的起伏微微调整着重心,如同风浪中屹立的礁石,看似随波逐流,实则岿然不动。
它施展【不动壁垒】的方式也发生了精妙的变化,能量盾牌不再是一直维持着消耗,而是在风镰螳螂攻击即将到来的瞬间,精准地在相应位置凝结,如同岩石自然生长的棱角,挡下攻击后便迅速消散,大大减少了消耗。
“找到了!”石大山猛地睁开眼,眼中精光一闪,如同发现了猎物的雄鹰。在高度集中的感知下,他捕捉到了风镰螳螂移动时的一个致命规律——它每次借助特定方向的气流进行极限加速后,在新旧气流交替、需要调整翅膀角度的瞬间,会有一个极其短暂、几乎难以察觉的滞涩!
岩垒,就是现在!重踏!石大山的声音如同惊雷炸响。
岩垒心领神会,猛然抬起布满岩石棱角的前足,然后不再是粗暴地践踏,而是以一种独特的频率和巧劲重重踏下!这一次,它没有将震荡之力盲目地扩散,而是巧妙地引导着这股力量,主要作用于它自身、风镰螳螂所在的平台以及相邻的两个关键平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