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云香府城,前夜。
腊月的黑岩原野,被一望无际的白雪覆盖。
在这银装素裹的天地间,一股股洪流正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那是李炎将军麾下的各路营队。
他们顶风冒雪,在雪原上踏出无数纵横交错的足迹,最终融入黑岩城外那连绵十余里的庞大营盘。
中军大帐内,炭火烧得正旺,发出噼啪的轻响,驱散了些许寒意。
少年主帅李炎端坐主位,他看上去不过十七八岁年纪,面容犹带青涩,但一双眸子沉静而深邃,不见底。
他身披玄黑色大氅,内衬暗金软甲,与帐中一众饱经风霜的将领相比,显得格外年轻,也格外突出。
帐下,一营主将王石头、二营张彪、三营赵铁柱、四营张猛等十余名营主将分别两侧。
王石头身材魁梧如铁塔,面容粗犷,是军中宿将;张彪精悍瘦削,眼神锐利如鹰;赵铁柱沉默寡言,却臂力过人;张猛则性情如火,声若洪钟。此刻,他们正围绕着沙盘,低声商议着军情。
“报——!”
帐帘被猛地掀开,一名身披白色斗篷,风尘仆仆的汉子快步走入,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密信,声音带着刺骨的冷意:“启禀将军!锦衣卫密报!”
亲卫接过密信,转呈给李炎。帐内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薄薄的信笺上。
李炎展开密信,目光迅速扫过,面色不变,但指尖微微收紧。他抬起眼,缓缓将信纸放在案上,声音清越而平稳,清晰地传遍大帐:
“朝廷已命雍州将军韩文清,率雍州军精锐两万,并辅兵四万,合计六万兵马,星夜兼程,驰援云香府。对外,他们号称十万大军,预计一月之内,可兵临云香府。”
“韩文清……”王石头浓眉紧锁,重复着这个名字,帐内响起一片低低的吸气声。
李炎微微颔首,继续道,语气如同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实:“根据锦衣卫调查,韩文清,雍州名将,年四十有五。其祖上曾随梁国太祖皇帝平定北疆,累世将门。此人二十从军,历经十余战,作风稳健,其麾下雍州军,乃边雍州精锐,战力不可小觑,非郡兵可比。”
话音落下,帐内的气氛愈发凝重。张猛忍不住一拳砸在沙盘边缘,低吼道:“‘竟然是他!还有两万雍州精锐……大帅,这……”
谁都明白,云香府是打通进入雍州腹地的咽喉要道,此战关乎全局。如今来了如此棘手的对手和精锐的援军,形势瞬间变得严峻。
李炎的目光扫过众将忧虑的面庞,缓缓站起身。他身形挺拔,他走到沙盘前,拿起代表敌军的黑色小旗,稳稳地插在云香府的位置上。
“此战,避无可避。”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斩钉截铁:“韩文清来了,正好。击败他,雍州门户洞开,我军便可长驱直入,鼎定雍州!若畏敌不前,则我军锐气尽失,此前所有努力,皆付诸东流。”
他猛地转身,玄色大氅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目光如电,直视众将:“韩文清是劲敌,雍州军是精锐,不错!但我等起兵,为的是吊民伐罪,推翻这腐朽不堪的朝廷!我军将士,心怀抱负,士气如虹,更兼有地利之便,以逸待劳!何惧之有?”
他的声音逐渐高昂,带着一种能穿透风雪、直抵人心的力量:“诸位!还记得我们为何而战吗?不是为了封侯拜将,是为了这天下无数饥寒交迫的百姓,是为了砸碎这吃人的世道!今日,强敌当前,正是我等建功立业,践行理想之时!”
李炎深吸一口气,走到大帐中央,朗声道:“诸位,此战关乎我军存亡兴衰!首要之事是拿下云香府,望各位将军同心戮力,奋勇向前!待破敌之日,我与诸位,痛饮于云香府城楼之上!”
“愿随将军死战!!”众将齐声怒吼,声浪几乎要掀翻帐顶,连帐外的风雪声都被暂时压了下去。
是夜,黑岩城内并未因强敌来犯而沉寂,反而弥漫着一种大战前的激昂。各处营地点起篝火,炊烟袅袅。
李炎下令犒军,虽在战时,亦分发了酒肉。士兵们围坐在火堆旁,啃着烤热的肉,喝着能暖身的薄酒,谈论着即将到来的大战,谈论着少年主帅的镇定与谋略,眼中燃烧着战意。
李炎并未参与欢宴,他再次独自登上黑岩城那被冰雪覆盖的城墙,狭路相逢勇者胜,拿下云香府之后,功勋必然暴涨,届时应对雍州军,必然更加柔韧有余,只要吃掉这雍州军……此事还得好好斟酌斟酌。
————————
另一边。
云香府城内,一处地势较高的钟楼顶端。
夜风猎猎,吹动着几人身上玄黑色的劲装。
这身打扮并非黄巾军常见的粗布战衣,而是更为贴身利落,袖口与衣领处用暗金线绣着独特的云纹,在月色下隐隐泛着冷光。
这便是李炎麾下,直属于他一人,已扩展至千人的“锦衣卫”。
为首一人,身形颀长,面容隐在斗篷的阴影下,只露出一双深邃平静的眼眸,正负手而立,遥遥望着远处那几片灯火最为璀璨、占地极广的院落群——那正是崔、王、李、郑四大世家的据点所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