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的夜风裹着细沙,打在祁同伟布满胡茬的脸上,带着一丝灼人的凉意。
三天前从宰赫兰空军基地撤出时的紧张还未完全消散,此刻他正趴在一辆加装了伪装网的皮卡车厢里,目光越过起伏的沙丘,望向远处巴士拉城区的轮廓,
夜色中,城市边缘的探照灯像警惕的眼睛,每隔几十秒就扫过一片区域,
光柱所及之处,能隐约看到伊拉克士兵端着AK-47在检查点来回踱步。
“同伟,前面就是城郊的最后一道关卡了,按计划分三批潜入。”
驾驶座上的赵蒙生回头低声说,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战术匕首,刀鞘上还沾着宰赫兰撤退时留下的弹痕。
祁同伟点点头,抬手示意身后的队员开始行动:
第一批由两名精通阿拉伯语的特战队员伪装成当地商贩,带着伪造的通行证去探路;
第二批是携带通讯设备的技术组,负责在城区外围搭建临时联络点;
他和赵蒙生则带着剩余队员,把重武器埋进预先选定的沙漠凹地,
四具82毫米迫击炮、六具RPG-7火箭筒,还有三挺12.7毫米重机枪,
都被仔细裹上防沙油布,再用沙土层层掩埋,只在地表插了一根伪装成骆驼刺的定位桩。
“记住坐标,撤出来的时候得把家伙事儿带走。”
祁同伟拍了拍埋武器的沙丘,指尖的沙土簌簌滑落。
赵蒙生咧嘴笑了笑:“放心,丢谁也不能丢这个,真跟克格勃翻脸,还得靠这些家伙撑场面。”
两人没再多说,趁着探照灯转向的间隙,猫着腰钻进了通往城区的灌渠。
巴士拉的街头比想象中更压抑。
往日里热闹的香料市场此刻大门紧闭,只有巡逻车的引擎声在空旷的街道上回荡,车身上“汉谟拉比师”的徽章在路灯下泛着冷光。
祁同伟贴着一堵斑驳的土坯墙,看着一队伊拉克士兵搜查过往的行人,他们的枪口始终朝下,但手指都扣在扳机护圈上,眼神里满是警惕。
突然,街角传来一声低低的口哨,祁同伟心里一松,这是周志和的人。
暗影里,一个穿着伊军军裤、上身套着灰色长袍的男人走了过来,正是周志和。
他脸上沾着些油污,像是刚从修理厂里出来,见到祁同伟,他快步上前握住对方的手,掌心全是汗:
“可算等着你们了,城里现在戒严得厉害,汉谟拉比师的人三步一个岗,咱们的临时据点设在老城区的一家茶馆地下室,得绕着走。”
跟着周志和穿过狭窄的巷道,祁同伟注意到沿途的墙壁上贴满了萨达姆的画像,还有用阿拉伯语写的“抗击西方侵略者”的标语。
“苏军克格勃的人最近活动频繁,尤其是在城郊的汉谟拉比师基地,进出的车辆都要经过三层检查。”
周志和压低声音说,
“阿卜杜勒已经查到了,战耕就被关在基地里的一栋红顶小楼里,周围有至少一个排的克格勃特战,还有两辆BMP-1步兵战车巡逻。”
........
半个小时后,茶馆地下室里,空气里弥漫着薄荷茶和火药的混合气味。
阿卜杜勒坐在一张破旧的地毯上,面前摊着一张手绘的基地地图,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的红顶小楼处点了点:
“根据我在基地里的线人回报,程先生被关在二楼的房间里,门口有两个卫兵,楼外还有暗哨。
汉谟拉比师的主力虽然部署在城区,但基地里还有一个坦克连和一个机械化步兵连,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的T-72坦克白天会在基地外围巡逻,晚上才会回车库。”
祁同伟俯身看着地图,眉头越皱越紧。
汉谟拉比装甲师的名头他早有耳闻,这支部队是伊拉克军队的王牌,参加过两伊战争,装备精良,士兵的战斗经验也很丰富,更重要的是,基地里还有克格勃的,
那些苏军特工个个训练有素,警惕性极高,硬闯的话,别说救不出程战耕,自己带来的一百名特战队员恐怕也要折在这里。
“硬闯肯定不行,火力差距太大了。”
赵蒙生蹲在一旁,手指敲着膝盖,
“咱们就带了轻武器,迫击炮和重机枪都埋在城外,真打起来,连人家的坦克装甲都打不穿。”
周志和也点点头:
“而且咱们不能跟伊拉克人彻底闹僵,现在西方联军已经在海湾集结了,
随时可能对伊拉克动手,
这个时候跟伊拉克翻脸,等于把他们往美西方那边推,不符合咱们的战略。”
祁同伟站起身,走到地下室的通风口前,外面传来巡逻车的引擎声。
他想起出发前爷爷祁胜利的交代:
“大夏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美西方,其他非西方国家,只要敢跟美西方对抗,就是我们的潜在盟友,论迹不论心。”
是啊,伊拉克虽然和联盟走得近,但在对抗美西方这一点上,和大夏的利益是一致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