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深秋,XX电力设计院门口的银杏树缀满金黄,叶片在渐凉的风中簌簌飘落,铺就一条时光流转的地毯。新能源部的办公室里,斜阳将余晖洒在张实的办公桌上,将他额头上细密的汗珠照得发亮。
张实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工程地形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蜿蜒曲折的等高线像极了他此刻纠结的心情。乌蒙山风电项目——他手头这个烫手山芋,地形复杂得让人头疼,悬崖峭壁交错,运输条件极差,前期勘探组已经传回消息,说有处风机点位需要绕行三十多公里才能抵达。
“老陈那个输变电项目多好,就在市郊,每天都能准时回家陪老婆孩子。”张实喃喃自语,眼神不自觉地飘向斜对角的陈志远。陈工正悠闲地品着枸杞茶,手机屏幕上是昨晚他孩子在幼儿园演出的照片。
办公室里的空气混合着打印机的墨粉味和若有若无的咖啡香。墙上的挂钟指向下午四点四十分,距离下班还有一小时二十分钟,但对张实来说,无论几点下班,回到家都已是深夜。乌蒙山项目就像个无底洞,吞噬着他的时间和精力。
“张实,还不走?”陈志远拎起公文包,笑容可掬地路过他的工位。
张实猛地回过神,扯出一个笑容:“马上,还有点细节要处理。”
他看着陈志远离去的背影,心里萌生出一个念头。
——
周五的部门例会后,张实拉着陈志远来到休息区。自动贩卖机发出嗡嗡的运转声,张实买了两罐咖啡,将其中一罐递给陈志远。
“陈工,有件事想跟你商量。”张实拉开易拉环,气泡轻微地爆裂。
“你说。”陈志远接过咖啡,靠在墙边。
张实压低声音:“我手头那个乌蒙山项目,听说你挺感兴趣?那边地形特殊,挑战大,我觉得特别适合你这种经验丰富的老手。”
陈志远抿了一口咖啡,不置可否。
张实趁热打铁:“你那市郊的输变电项目虽然省心,但没什么技术含量。要不,咱俩换换?我也锻炼锻炼,从简单的项目入手。”
休息区的绿植在空调微风中轻轻摇曳,叶片相互摩挲,仿佛在窃窃私语。陈志远的目光落在那些绿植上,若有所思。
“乌蒙山项目啊...”他拖长了音调,“我考虑考虑。”
——
周末,陈志远并没有真的考虑。作为一名在电力行业摸爬滚打十五年的老工程师,他深知项目交接前必须做足功课。周一一早,他趁着张实外出勘察,悄悄溜进副部长办公室。
“赵部长,我想了解一下乌蒙山项目的具体情况,说不定以后会接手类似复杂地形的工程,提前学习学习。”陈志远说得诚恳。
赵部长从文件堆中抬起头,推了推眼镜:“你有这学习态度很好啊。项目资料在共享文件夹里,你自己调阅就行。”
“谢谢部长。”陈志远退出办公室,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
深夜,设计院大楼只有零星几扇窗户还亮着灯。陈志远坐在电脑前,屏幕幽蓝的光映在他脸上。随着翻阅乌蒙山项目的详细资料,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地质条件这么差?前期勘探报告居然显示有潜在滑坡风险...”他喃喃自语,鼠标滚轮飞速滑动,“这个风机点位选址,运输成本比平常高出三倍还不止...”
更让他心惊的是,他在一封被忽略的项目邮件中发现了当地村民的联名反对信,理由是项目会影响他们的水源。这种事情一旦处理不好,整个工程进度将严重受阻。
陈志远后背渗出冷汗。他差点就跳进了这个大火坑。
——
周三午后,张实又一次找到陈志远。
“陈工,考虑得怎么样了?乌蒙山项目可是块硬骨头,啃下来就是资历本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啊。”张实笑得有些勉强,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手机边缘。
陈志远放下手中的保温杯,直视着张实的眼睛:“张工,我仔细想了想,乌蒙山项目太重大,我手头还有两个小项目没收尾,怕耽误进度啊。”
张实的笑容僵在脸上:“这个你放心,交接工作我可以做得妥妥的,保证无缝衔接。”
“再说,”陈志远声音压低,“我听说那边村民有点意见?这种事情处理起来我最不擅长了,还是你能者多劳吧。”
张实心里一沉,他怎么会知道村民的事?
——
周五的部门会议上,赵部长刚宣布会议结束,陈志远突然举手。
“部长,有件事我想请教一下。”
已经准备离场的人们又坐回座位。
“我和张工前段时间讨论过项目交换的可能性,主要是从个人发展和项目特点匹配度考虑的。”陈志远说得委婉,“但我仔细思考后,觉得这样做可能不利于项目整体推进,特别是乌蒙山项目已经推进到关键阶段,临时换将风险很大。”
赵部长眉头一皱:“项目交换?怎么回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