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九阴真经》全本!”灭绝师太倚天剑护在胸前,剑脊金光与明珠共鸣,“郭祖师当年恐怕是将真本藏在此处,只把残篇传回了中原。”她话音未落,高台突然剧烈震动,那些紫黑气流竟凝成八道人影,个个手持断剑,眉心都嵌着紫晶碎片,正是石壁虚影中那些波斯武者的模样。
“小心他们的剑!”玉衡冰棱剑抢先出鞘,冰蓝剑气在身前凝成三道冰墙。第一波人影撞碎冰墙时,断剑上的紫晶突然爆发出毒烟,毒烟触及石壁,竟将坚硬的岩石蚀出蜂窝般的孔洞。清璃分水刺随即出手,银刺划出的水流在半空结成水网,将毒烟尽数兜住,水流滴落处,地面立刻冒起白烟。
孤鸿子并未急于出手,而是凝神观察。他发现这些人影的招式虽诡异,却始终遵循着某种固定的轨迹,与石壁上的星象图隐隐呼应。当玄黄灵珠的光晕扫过某颗嵌在石壁上的紫水晶时,人影的动作突然迟滞了半分——原来这些魔影是靠紫水晶中的星力驱动的。
“攻击石壁上的紫晶!”孤鸿子一声低喝,玄黄真气在掌心凝成光弹,精准地击中西北方的一颗紫晶。那水晶应声碎裂,对应的魔影立刻化作青烟。玉衡与清璃心领神会,冰棱剑与分水刺交替出击,冰蓝剑气冻住水晶,银白水流绞碎石屑,转眼间便破去半数魔影。
灭绝师太倚天剑则直取高台,金光过处,最后四道人影的断剑尽数崩碎。她剑尖挑起捆缚古卷的玄铁锁链,锁链突然发出刺耳的嗡鸣,链身竟浮现出无数蝌蚪状的文字,正是《九阳真经》的残篇。“原来如此。”灭绝师太剑势一沉,锁链上的文字尽数印入古卷,“郭祖师是以九阳真气炼制锁链,镇压九阴魔功。”
孤鸿子接过古卷,入手处冰凉刺骨,封面上用朱砂写着“九阴真解”四字,字迹却带着张三丰的笔意。他翻开第一页,里面记载的并非内功心法,而是幅人体经脉图,图中用红线标注着九阴真气的走法,蓝线则是九阳真气的路径,红蓝交汇处,都画着小小的太极符号。
“这是......阴阳互济的练法?”孤鸿子运转玄黄真气,按照图中注解催动内力。他体内的太极图突然加速旋转,九阴的阴寒与九阳的灼热竟在气海完美融合,化作更精纯的玄黄真气。当他翻到最后一页时,瞳孔骤然收缩——那上面画着三个人影,郭襄手持峨眉刺,张三丰推手成圆,波斯圣女高举圣火令,三人呈品字形站位,脚下的阵法与此刻的石室一模一样。
“他们当年是在此处合练过?”清璃分水刺轻点图中阵法,银刺引动的水流在地面重现阵局,“阵眼需要三人各持信物——峨眉刺、太极图、圣火令。”她话音未落,玉衡冰棱剑突然指向孤鸿子怀中的圣火令:“你身上有张祖师的太极真气,又有圣火令,或许能同时引动两个阵眼。”
孤鸿子依言取出圣火令,玄黄灵珠的光晕与令牌共鸣,石室地面的经络图突然亮起。他能感觉到,体内的玄黄真气正顺着地面纹路流淌,与高台、石门、甬道形成完整的周天。当他将圣火令按图中方位放置时,整个石室突然剧烈震动,高台缓缓升起,露出底下藏着的一座青铜鼎,鼎中燃烧着幽蓝的火焰,火焰中悬浮着半枚紫晶魔核。
“是混沌心魔的残核!”灭绝师太倚天剑直指魔核,剑脊金光与火焰碰撞,爆发出漫天火星,“郭祖师当年未能彻底炼化,只能以圣火令与九阴真经镇压在此。”她话音未落,魔核突然爆发出刺目的蓝光,鼎中火焰瞬间化作无数火鸦,振翅间喷出紫黑毒液,毒液落在石壁上,竟腐蚀出一个个黑洞。
玉衡冰棱剑急挥,冰蓝剑气在众人身前凝成冰罩:“这些火鸦是以九阴真气炼化的魔火!”她剑势再转,三柄冰剑脱手飞出,将当先的火鸦冻成冰雕,“需以至阳内力方能克制!”清璃分水刺则插入青铜鼎足,银刺引动的水流顺着鼎身盘旋,竟在火焰外层凝成水膜,暂时困住了火鸦。
孤鸿子却盯着魔核陷入沉思。他能清晰感知到,这残核中的气息与武当地脉的血祭阵同源,却又多了几分九阴真气的阴寒。当玄黄灵珠的光晕扫过魔核时,里面竟浮现出无数人脸,有波斯祭司,有峨眉弟子,甚至还有张三丰年轻时的模样——都是被心魔吞噬的执念所化。
“原来心魔一直在以这些执念修炼九阴功。”孤鸿子双掌结印,体内太极图逆转,玄黄真气如潮水般涌入青铜鼎,“唯有以玄黄真气调和阴阳,方能彻底净化。”他话音未落,鼎中幽蓝火焰突然转向,竟顺着他的真气逆流而上,钻入他的经脉。
刺骨的寒意瞬间席卷全身,孤鸿子却牙关紧咬,任由那股阴寒内力在经脉中冲撞。玄黄灵珠的光晕自动护持心脉,将阴寒之气层层包裹,每流转一周,便有几分阴寒化作精纯的玄黄真气。当最后一缕寒气被炼化时,他丹田的太极图突然爆发出万丈光芒,十二枚圣火令虚影在图中飞速旋转,竟将《九阴真经》的总纲完整地刻在了气海壁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