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的死讯、金兵的铁蹄、方腊的烽火,如同三股汹涌的暗流,猛烈冲击着大宋摇摇欲坠的江山,也将梁山泊从“割据水泊”的区域性问题,骤然推到了“天下棋局”的边缘。
聚义厅的争论虽暂时平息,但每个人心中都清楚,一个旧的时代正在崩塌,而新的秩序,还远未建立。梁山,必须在这剧变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武松变得更加沉默,也更加忙碌。他不再仅仅着眼于梁山一隅的防务,开始让戴宗有意识地搜集更广阔地域的情报——金兵的进军路线、朝廷的抵抗部署、各地义军的动向,乃至方腊政权的内部情况。他知道,闭门造车只会坐失良机,甚至可能被时代的浪潮吞没。
潘金莲敏锐地察觉到了他心思的变化。她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将自己前世的前世记忆中,那些关于大规模势力生存、关于人心向背、关于如何在乱世中立足的零碎认知,更加系统地梳理出来,偶尔在武松沉思时,看似无意地提及一二。
“金虏势大,然其残暴,所过之处,必然民心尽失。”一日傍晚,她为武松斟茶时,轻声说道,“当年……听闻北方有些地方,百姓自发结寨自保,虽无力正面抗衡,却也令虏骑难以肆意蹂躏。”
武松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看向她:“结寨自保……若我梁山,不止于这八百里水泊呢?”
他的目光中,闪烁着一种潘金莲从未见过的、名为“野心”的光芒。那不再是单纯的复仇或守护,而是看到了更广阔天地的雄主之姿。
潘金莲心中微震,随即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荡。她轻轻点头:“水泊虽险,终是孤岛。若外无强援,内无生民,终非长久之计。”
这话说到了武松的心坎上。梁山如今兵精粮足,但人口、地盘有限,长期困守,绝非良策。如今朝廷崩溃在即,北方糜烂,正是向外拓展,吸纳流民,联结豪杰的大好时机!
然而,阻力依然存在。
几日后的聚义厅例行军议上,当武松提出,应趁朝廷无力他顾,派遣精干小队,北上联络抗金义军,并伺机在梁山外围建立前哨据点,吸纳流亡百姓时,立刻遭到了以宋江为首的部分元老派头领的反对。
“二郎!此非儿戏!”宋江脸色凝重,“金虏凶悍,岂是易与之辈?我军若贸然北上,一旦与金兵主力遭遇,后果不堪设想!再者,分散兵力,建立外寨,若朝廷……或方腊趁机来攻,我主寨岂不危矣?”
他身旁的吴用也捻须道:“哥哥所虑甚是。如今局势未明,一动不如一静。我军据守水泊,进可攻,退可守,方是万全之策。”
他们的担忧不无道理,但透着一种固步自封的保守。
武松还未开口,鲁智深便嚷嚷起来:“洒家看哥哥是让那金虏吓破了胆!俺们梁山好汉,怕过谁来?与其窝在这水洼子里发霉,不如出去杀个痛快!还能救些受苦的百姓!”
“就是!金虏也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砍了照样死!”刘唐、李逵等人纷纷附和。
林冲虽未说话,但紧握的拳头表明了他的态度。他对朝廷早已失望,若能抗击外虏,他义不容辞。
卢俊义、关胜等出身官军的将领则面露犹豫,他们骨子里仍有忠君报国的思想,对直接与朝廷(哪怕是名存实亡的朝廷)背道而驰,向外扩张心存顾虑。
厅内再次隐隐分成了“进取”与“保守”两派。
武松看着这熟悉的争论场面,心中并无多少波澜。他知道,观念的转变非一日之功。他抬手压下众人的喧哗,目光平静地看向宋江:“哥哥,我并非要立刻与金虏决战,亦非放弃梁山根本。派遣小队北上,是为探路,为将来做准备。吸纳流民,是为积蓄力量。若固守水泊,坐视北方百姓遭难,坐视抗金力量被逐个击破,待金虏稳定北方,或是方腊吞并江南,我梁山……还能独善其身吗?”
他语气并不激烈,但每一句都直指核心,带着一种基于现实判断的压迫感。
宋江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难以反驳。武松看得比他更远,想得比他更深。
吴用暗叹一声,知道武松大势已成,只得转而寻求在具体策略上施加影响:“武松兄弟深谋远虑。然此事需从长计议,人选、路线、联络对象,皆需周密安排,万不可操之过急。”
武松点头:“军师所言极是。此事便由我与戴宗兄弟、卢员外等细细商议,定下章程,再请哥哥与诸位兄弟定夺。”
他巧妙地绕开了直接对抗,以务实的态度争取到了行动的空间。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中结束。武松获得了试探性向外发展的许可,而宋江等人则暂时保住了“稳妥”的面子。
散会后,武松与戴宗、卢俊义等人留下继续商议细节。潘金莲则默默回到精舍,心中既为武松的成长和魄力感到骄傲,又为前路的艰险而担忧。她知道,一旦迈出这一步,梁山就将真正卷入天下争霸的漩涡,再无回头路。
而在梁山脚下,那个曾与潘小荷联络、擅长易容的“千面狐”,此刻正扮作一个游方郎中,听着过往商旅带来的关于北方战乱和金兵暴行的种种传闻,眼中闪烁着诡异的光芒。
“乱吧,乱吧……越乱越好。”她低声自语,“高太尉的遗志,总要有人来继承。武松,潘金莲……你们的安稳日子,快到头了。”
新的时代篇章已然掀开一角,梁山泊这艘大船,在武松的执舵下,正缓缓调整航向,准备驶向那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危机四伏的未知海域。而潜藏在暗处的敌人,也正磨砺着爪牙,等待着给予这艘大船致命一击的机会。
天下剧变,武松视野拓宽,萌生向外发展、联结抗金、积蓄力量之念。聚义厅内“进取”与“保守”之争再现,武松以务实策略争取到行动空间。梁山战略转向初现端倪。潘金莲默默支持,暗藏担忧。“千面狐”潜伏窥伺,危机暗伏。梁山驶向天下争霸的新航道,前途未卜。
喜欢金莲重生在开窗时,今世做良人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金莲重生在开窗时,今世做良人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