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提供的关于杜府旧宅异常马蹄声的情报,如同一根尖锐的刺,扎进了钦差府看似平静的表面之下。李贞深知,这绝非偶然。
杜正伦虽倒,但其背后那张庞大的关系网绝不会坐以待毙,尤其是在私盐这条巨大的财路被斩断之后。报复,是迟早的事,而且很可能来得迅猛而致命。
他没有丝毫迟疑,立刻加强了钦差府的戒备。赵猛被授权全权负责防卫,钦差府的亲兵卫队增加了夜间巡逻的班次和密度,明哨暗卡遍布钦差府各处要道。
但李贞清楚,面对真正专业的刺客,单纯的严防死守往往防不胜防。他需要更聪明的手段。
接下来的几个白天,李贞看似如常处理公务,接见僚属,甚至还有闲暇指点苏慧娘整理卷宗,教导金叶识字。
但每到夜深人静,他便会与赵猛在书房内密谈,对着钦差府的详细布局图,反复推演。
“殿下,是否要向洛阳府调兵增援?”赵猛提议道,眉宇间带着凝重。他经历过沙场,嗅到了危险的气息。
李贞摇了摇头,手指点在图纸上钦差府后花园的假山区域:“不可。一来打草惊蛇,二来,洛阳府的兵有多少可信?说不定其中就有对方的眼线。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但要换种方式。”
他结合现代犯罪心理学和环境预防犯罪的理论,提出了一套独特的防御方案。
他不是要建造一个密不透风的堡垒,而是要设置一个充满心理威慑和物理陷阱的“迷宫”。
“首先,是光线。”李贞指着图纸上的路径,“所有主要通道和院墙转角,加设长明灯笼,但要调整角度,让光线形成交错阴影,刺客潜入时,会暴露在忽明忽暗的光线下,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也便于我们的人观察。”
“其次,是声音。”他继续道,“在围墙内侧,距离墙根一尺处,秘密铺设一层碎瓦砾和细铜铃。人踩上去,声音不大,但在寂静的夜里足够清晰。这比单纯靠人耳听脚步声要可靠得多。”
赵猛眼睛一亮:“殿下此计甚妙!还可将部分必经之路上的石板撬松,虚掩着,踩上去会发出异响。”
“没错。”李贞赞许地点点头,“还有心理战术。在几个可能的潜入点,比如那几处低矮的院墙下,故意放置一些看似随意丢弃的杂物,但其中混杂着涂了深色漆的细线,连接着不起眼的铃铛。刺客越是小心,越容易中招。”
他甚至设计了一些简单的触发式陷阱。比如,在书房外院的几棵大树上,利用滑轮和绳索,悬挂了一些装满石灰粉的皮囊。
一旦绊到预设的透明丝线,皮囊便会翻转,石灰粉迎头洒下,虽不致命,却足以让刺客瞬间失去视觉,暴露行踪。
“最重要的,是虚实结合。”李贞最后强调,“明面上的巡逻队路线要固定,让刺客可以摸清规律。但我们要安排几支暗哨,流动巡查,位置随机。
另外,在我的寝殿和书房,都要设置假目标,比如用被子做出人形,而本人则另居他室。”
这一系列布置,融合了心理博弈、环境利用和简易工事,让赵猛这个沙场老将都听得心服口服,惊叹于越王殿下心思之缜密,手段之奇诡。
他立刻着手安排心腹人手,连夜悄无声息地完成了这些布置。
与此同时,李贞也加强了对身边人的保护。
武媚娘、苏慧娘和金叶的住处都增派了可靠的女护卫,并告知她们夜间若无要事,切勿随意走动。
一连三夜,钦差府内外寂静无声,只有风声和巡夜卫士规律的脚步声。紧张的气氛在寂静中发酵,仿佛暴风雨前的宁静。
第四夜,子时刚过,月黑风高。
负责监听地听(一种埋在地下用于侦测远处脚步声的瓦瓮)的卫士,忽然听到从钦差府西北角,靠近后花园的方向,传来了极其轻微、但频率异常的震动,不同于夜鼠或野猫的动静。
消息立刻传到了赵猛那里。
赵猛精神一振,按照预定方案,并未大张旗鼓,而是示意明哨巡逻队如常行进,自己则带着一队精锐,悄无声息地潜入了后花园的阴影之中。
果然,不久后,两道如同鬼魅般的黑影,利用飞爪敏捷地翻过了西北角的院墙,落地时轻如柳絮,显示出极高的身手。
他们身着紧身夜行衣,黑巾蒙面,只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其中一人打了个手势,两人一前一后,沿着墙根的阴影,向钦差府内院潜行。
他们的动作专业而谨慎,完美地避开了巡逻队的视线。
然而,他们刚走出不到十步,走在前面的刺客脚下一滑,踩中了一块被故意撬松的石板。
“咔哒。”一声轻微的异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两名刺客身形瞬间僵住,伏低身体,屏息凝神。过了片刻,见四周并无动静,才稍稍放松。
但就在他们再次起身准备移动时,后一名刺客的脚踝无意中绊到了一根几乎看不见的、横在矮灌木丛中的深色丝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