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说移情替身不是件容易做的事情,盼他能忘了她,将凤莲当成她。信中说,“从一定程度上说,随军是一件好事,两人之间不再见面了,更有助于移情替身。”为了凤莲的感受,她再一次要求他准备委屈自己。
第三件事说的是正确对待事业、理想。信中说,她通过弟弟、周兵和张井芳等询问了厂里的情况,尤其是听说厂里召开的有上级领导参加的几百人的庆功大会上,竟连向河渠三个字都没有听到哪位领导提一声。她就意识到在生化厂要实现他的理想和追求是徒劳的了。在妒贤忌能、揽功诿过的领导手下能容你施展才干大干一番事业?梦里吃糖想着甜罢了。因而提出要树立条件允许追求的目标、理想。
她说:“学生时代你的理想是‘头戴铝盔走天涯,哪里艰苦哪安家’;家庭突遭横祸,你追求的是父亲的清白、家庭的平安;当生产队会计,你想的是生产队翻身、乡亲们的收入;到公社你努力奋斗的是当一个新闻战线上的好手;到生化厂又追求将厂建成县里有名州里有榜的明星厂,这些都说明理想不是固定不变的,需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条件。”
她说:“这些年我帮你想过了,最适合你的是写文章。着书立说只要自己奋斗即可,不受周围人事关系的影响。所以第三件事我要跟你说的是写好《一路上》,回答早先我在信中要你回答的‘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人’的问题,用小说的形式,用主人公的故事来回答。”
她说:“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通过功德言来为社会为人们作贡献是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树立的目标。以德来影响社会,那一般是大人物才能做到的,我们不去说它;本来将生化厂建成明星厂,大小也算是在立功,但在张士贵之流手下恐怕只能是白费力;因而剩下的只有立言,写一本好书,就能对社会、对人们产生良好的影响。
魏青山是以你为原型塑造的形象,你的品格、你的言行,在同学中、在生化厂干群中是有一定影响的,我相信魏青山的形象必将对社会对人们产生不同凡响的影响力,比建一个明星厂的贡献要大得多,所以我要求将写好《一路上》作为你追求的目标,迅速行动起来,尽早尽快写好。我盼望《一路上》问世的那一天早早地到来!你曾说你是我牵线的木偶,而今我要你做的这件事,你肯做好吗?”
信的最后说:“当年我送你回去的路上曾凑成的四句诗还记得吗?‘见面艰难别更难,依依惜别伴向南。今日一别何时见,约期可在南柯间?’这一回再想见面,恐怕只能在梦中了,我的天—”
信好象没有结束,因为没有落款,可信封中分明没有纸了,而这页纸也没写完,大概她写不下去了。向河渠捧着这封没写完的信,陷入了痛苦的思念中。
这封信对向河渠的作用有多大,我们不知道,但知道的是他确实在用《一路上》回答王梨花早先信中提出的问题,是用小说的形式,用主人公的故事来回答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人。
这里说的早先的信是一封短信,从内容看,似乎在去年,也就是八零年四月份之前。因为四月八日那天向河渠去王庄会见王梨花时,两人口头讨论过这个问题。不管它,好在信的内容不长,抄下来给诸位看看费不了多少时间,说不定还能触动各位静心想一想呢。闲话少说,我来抄信。信上说:
“你常说做人就要做一个真正的人,衣裳穿破不要让人点戳破。可怎样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人呢?你又从来没有与我全面说过。
只记得六七年曹老师被揪斗时,你在劝阻同学们的呼吁书中这样说过;六八年谣传晓云有特嫌,褚国柱要你划清界限时,你这样说过;七五年因受夫家成员的歧视,我憋气不回夫家时,你这样说过;七七年送别的路上,挽留你到娘家过一宿再走时,你这样说过;眼见有的人不如你却得以升迁、变定量,几次劝你取悦于书记时,你不止一次这样说过。你说过多少回已记不清了,可就是从没全面地说过,当然也与我没有问有关,因为不必问,有事临头时你自会同我说的。
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立志说随军申请批下后,一放暑假我就得到部队去,从此天各一方,何时能见?说不定真是‘约期恐在南柯间’了,所以请周大哥捎来这封信,盼能告诉我:怎样才能做一个真正的人?”
几天的活动,顾主任认为可以出院了,于是作出院的准备。正在凤莲收拾东西的时候,农机站的何宝泉闯了进来。连这次,何宝泉是三上医院来看望了。向河渠说:“来早了不如来巧了,凤莲回队可以少找个人了。”原来向河渠虽说可以出院了,要走回家去还是不行,故而需要用人抬,何宝泉来了不就可以少找一个人了吗?何宝泉说:“抬是没问题,问题是我惹了祸,来找你寻求避难的路子的。”“惹祸,什么祸?”向河渠急切地问,童凤莲也停下收拾,望着何宝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