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九盘宗后,林异按照清玄宗主指引的方向,朝着九盘峰与断魂崖之间的迷雾林进发。临行前,清玄曾再三叮嘱,迷雾林的幻术阵法会随时辰变化,正午雾气最淡时入林最为稳妥,且需时刻守住心神,切勿被幻境迷惑。
林异将古地图与传讯符贴身收好,灵珠悬在胸口,金龙杖斜背在身后,特意选在辰时末动身。此时的九盘山巅尚未散尽晨雾,可通往迷雾林的山道上,已能看到零星晨光,据说能在邪祟聚集之地护住修士的心神。
行至迷雾林边缘,林异停下脚步。眼前的林子与寻常山林截然不同:参天古木的枝干缠绕着乳白色的浓雾,雾中隐约传来细碎的声响,似鸟兽啼鸣,又似人声低语;地面的落叶下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青霜,即便在暖意渐升的辰时,也透着刺骨的寒意。灵珠在胸口微微发烫,却未发出预警危险的嗡鸣,显然这雾气中的阴冷,更多是幻术阵法营造的假象。
“传闻迷雾林的阵法由静心先生所设,既是守护拓本,想必也会对心怀善意者留一线生机。” 林异深吸一口气,指尖凝聚起一丝星力,轻轻触碰眼前的雾气。星力与雾气接触的瞬间,乳白色的雾霭竟缓缓向两侧分开,露出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小径。
他心中一喜,顺着小径踏入迷雾林。刚走几步,身后的雾气便迅速合拢,将入口彻底遮蔽,连来时的日光都被隔绝在外。林异没有回头,握紧金龙杖,目光警惕地扫视四周。古木的影子在雾中扭曲变形,时而化作张牙舞爪的妖兽,时而变成披头散发的厉鬼,可灵珠始终平稳发热,证明这些全是阵法制造的幻象。
按照清玄的提示,迷雾林的阵法核心与 “十二时辰” 对应,正午时分阵法之力最弱,此时需朝着太阳的方向行进,方能接近静心先生当年隐居的区域。林异抬头望向天空,雾层太厚,只能看到微弱的光感,他便取出灵珠,将星力注入其中。灵珠的赤金光芒穿透雾气,在前方的树干上投射出一道淡淡的光斑,这是他曾学过的 “星力指方向” 之法,光斑所指,便是正午太阳的方位。
沿着光斑指引的方向前行,林异渐渐发现,迷雾林的树木排列暗藏规律。每走三十步,便会遇到一棵树干刻有浅痕的古木,浅痕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像弯月,有的像星辰,有的则是模糊的符纹。他想起古地图上那些晕染的朱砂符号,连忙掏出地图比对,却发现地图上的符号与树干浅痕仅有三分相似,且地图上标注的 “引路树” 数量,比实际所见少了近一半。
“看来千年来的风雨,已经让部分线索消失了。” 林异轻叹一声,将地图收好,转而用匕首在刻有浅痕的树干上做了新的标记。他担心阵法变动后迷失方向,这些标记至少能让他找到返程的路。
走了约莫一个时辰,雾气渐渐稀薄,前方隐约出现一片开阔地。林异心中一振,加快脚步上前,却见开阔地中央立着一块残破的石碑,碑身布满青苔,上面的字迹已模糊难辨。他蹲下身,用袖口轻轻擦拭碑面,灵珠的光芒落在石碑上,照亮了几处残存的刻痕:“静心居…… 东…… 三……”
仅这几个字,却让林异燃起希望。“静心居” 定是静心先生的居所,“东三” 或许是方位或步数!他围着石碑仔细查看,发现石碑东侧的地面上,有几处深浅不一的凹痕,像是长期摆放物件留下的痕迹。灵珠贴近地面时,光芒微微闪烁,似乎感知到了残留的灵力。这灵力纯净温和,却又多了几分自然灵气,想必是静心先生当年留下的。
林异顺着石碑东侧的方向前行,每走三步便停下观察。走至第三十三步时,脚下的地面突然微微震动,前方的雾气剧烈翻滚,竟化作一道半透明的光幕,光幕中浮现出一幅幅画面。有修士在林间修炼,有孩童在溪边嬉戏,还有一位白发老者在石桌上书写符纸。那老者身着素色长袍,手持狼毫笔,桌上的符纸正是九转锁魂符的样式!
“是静心先生!” 林异心中激动,刚想伸手触碰光幕,灵珠突然剧烈发烫,胸口传来一阵刺痛。他猛地回过神,只见光幕中的画面瞬间扭曲,孩童的嬉笑声变成了凄厉的哭嚎,修炼的修士化作满身是血的厉鬼,连静心先生的身影也变得狰狞可怖,手中的符纸化作黑色的藤蔓,朝着他的方向缠绕而来。
“幻术!” 林异立刻闭上双眼,双手结印,默念清心咒。口诀在心中流转,灵珠的赤金光芒顺着血脉蔓延至四肢百骸,驱散了侵入心神的阴冷气息。再次睁眼时,光幕已消失不见,眼前的开阔地恢复了原本的模样,只是地面上的凹痕多了几道,像是被什么东西反复碾压过。
他俯身查看凹痕,发现其中混杂着一些黑色的碎屑,凑近一闻,竟有淡淡的腐臭气息。这是黑风寨邪修常用的 “腐骨粉” 的味道!林异心中一沉,看来在他之前,已有邪修进入迷雾林,甚至可能破坏了静心先生留下的线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