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顾星晚和娜迪莎又开始忙碌起来。缝纫机“哒哒”地响着,娜迪莎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手里拿着针线缝扣子,时不时抬头看看顾星晚的进度。阳光透过堂屋的木窗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布料的碎屑落在她们的脚边,像撒了一地的彩色星星。
中午的时候,村支书的媳妇送来了西瓜,切开后红瓤黑籽,甜得让人眯起眼睛。“你们做的衣服,大家都在盼着呢。”村支书媳妇坐在一旁,看着桌上堆得越来越高的成衣,“上次我去赶集,隔壁寨的人还问我,什么时候也能让你们给做件新衣服。”
顾星晚笑着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等忙完这边的,要是大家不嫌弃,我们也可以去隔壁寨看看。”娜迪莎连忙点头,嘴里还塞着西瓜:“我还想教她们画非洲的图案,上次我画的那个太阳花,阿妹说特别好看。”
不知不觉间,天就黑了。顾星晚和娜迪莎借着堂屋的灯,还在赶最后几件衣服。窗外传来了虫鸣,远处的竹楼里亮起了灯火,像撒在黑夜里的星星。娜迪莎打了个哈欠,揉了揉眼睛:“星晚,我们明天就能让大家来试衣服了吧?”
顾星晚点点头,把最后一件衣服叠好:“对,明天早上我们就去叫大家,让她们都来试试新衣服。”她看着桌上整齐叠放的成衣,有裙子、有外套、还有小孩穿的小褂子,每件衣服上都有独特的纹样,有的是傣锦的云纹,有的是非洲的几何图案,还有的是她们自己设计的新样式。
第二天一大早,顾星晚和娜迪莎就挨家挨户地去叫人。王阿婆听说可以试新衣服,特意梳了头,还戴上了平时舍不得戴的银簪子。李阿婆揣着她的蓝布帕子,脚步都比平时快了不少。不一会儿,村支书家的堂屋就挤满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等着试穿新衣服。
“阿婆,您先试试这件旗袍。”顾星晚拿起那件亮黄色的旗袍,递给李阿婆。李阿婆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在大家的簇拥下走进里屋换上。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亮黄色的旗袍衬得李阿婆的皮肤格外白皙,银线绣的水波纹在阳光下闪着光,领口的缅桂花刺绣精致可爱,刚好露出她脖子上的银项圈。李阿婆有些局促地拉了拉裙摆,脸上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好看!太好看了!”娜迪莎第一个鼓起掌来,其他人也跟着鼓掌,王阿婆拉着李阿婆的手,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你看你,穿这件衣服,比年轻时还好看。”李阿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手指轻轻抚摸着旗袍的纹样,声音里带着点哽咽:“这布我压了三十年,没想到还能穿在身上,谢谢你们,娃娃们。”
接下来,大家陆续试穿了新衣服。张爷爷穿上那件粗麻布外套,站在镜子前转了两圈,笑着说:“这衣服暖和,风再大也不怕了。”阿妹穿上那条粉花布裙子,蹦蹦跳跳地在堂屋里跑了两圈,银铃般的笑声洒满了整个屋子。还有村支书的媳妇,穿上顾星晚为她设计的连衣裙,红色的布料上绣着绿色的藤蔓,衬得她格外精神。
娜迪莎忙着给大家整理衣服,时不时还会给她们搭配自己编的彩绳手链。顾星晚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想把这些美好的瞬间都记录下来。阳光透过木窗照进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她们的笑容那么明亮,那么温暖,像盛开在山野间的花。
中午的时候,大家提议在村支书家的院子里摆宴席,庆祝新衣服做好。男人们去河边捕鱼,女人们则在院子里洗菜做饭,孩子们围着顾星晚和娜迪莎,吵着要看她们画设计图。娜迪莎拿出彩笔,在孩子们的手背上画起了非洲的太阳花,顾星晚则教她们怎么用碎布拼贴小钱包。
宴席开始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暗了。院子里摆了好几张桌子,桌上摆满了菜,有烤鱼、有糯米饭、还有自家腌的腊肉。大家围坐在一起,举杯庆祝,说着笑着,热闹得像过年一样。李阿婆穿着那件黄色的旗袍,坐在人群中间,时不时会有人过来夸她的衣服好看,她的脸上一直带着笑容。
风里传来了缅桂花的香味,远处的稻田里传来了蛙鸣,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像撒在黑夜里的钻石。顾星晚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觉得,这几天的忙碌都是值得的。她不仅收获了好看的衣服,还收获了这里的人的热情和友谊,更重要的是,她和娜迪莎一起,用布料和针线,编织出了一个关于梦想和温暖的故事。
宴席散了之后,大家都穿着新衣服回家了。李阿婆走的时候,特意回头对顾星晚和娜迪莎说:“娃娃们,下次再来啊,阿婆给你们做腌菜。”王阿婆也拉着她们的手,叮嘱她们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顾星晚和娜迪莎站在村口,看着大家的背影渐渐消失在夜色里,心里满是不舍。娜迪莎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布包,递给顾星晚:“这是我用碎布拼的小钱包,送给你。”顾星晚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用彩线绣着一个小小的太阳花,旁边还有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星晚,我们永远是朋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