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经历了不知第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失败后,一个看似偶然的转机,在一个万籁俱寂的深夜悄然降临。
那天,李牧炎在进行又一次淬火试验时,因连日疲惫,精神略有恍惚,竟误将一块处理好的“软铁木”胚料,放入了一旁原本准备用于处理另一种金属的、混合了少量“寒玉粉”与特定“静心草”燃烧后草木灰的新型淬火液中。
当他反应过来,惊出一身冷汗,急忙将胚料取出时,却惊讶地发现,这次意外成型的传动轴胚体,入手触感温润,内部经由显微法阵观察,那些往日里如同梦魇般纠缠的细微应力纹路和灵能节点扭曲,竟然减弱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内部结构呈现出一种难得的均匀与致密!
“六叔!六叔!快来看!这次……这次好像不一样!” 李牧炎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捧着那根看似寻常的轴胚,如同捧着绝世珍宝。
李本厦被他的惊呼声引来,接过轴胚,二话不说,立刻动用所有检测手段,真元感知、显微观察、灵能导通测试……一系列检查下来,他紧锁了半年的眉头终于第一次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欣喜的笑容:“好!好!好!牧炎,你立大功了!虽然这根轴胚距离千机门图纸上标注的完美标准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其内部灵力传导的滞涩感,比我们之前最好的成果,足足减少了七成以上!关键性的瓶颈,被我们找到了突破口!”
找到了大致正确的方向,后续的改进与优化便有了清晰的靶心。叔侄二人精神大振,趁热打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这种新型淬火液的深入研究之中。
他们不断调整“寒玉粉”与“静心草灰”的比例,尝试不同的混合顺序与活化方式,细致探索最佳的淬火浸泡时间与取出后的缓冷工艺。
同时,他们也反推回去,优化之前的捶打手法,使其更适应这种新的淬火介质带来的材料特性变化。
汗水与智慧交织,失败与进步并存。又经过了大半个月近乎疯狂的尝试与数据积累,他们终于成功制备出了第一根各项关键指标勉强达到图纸最低要求的“千机传动轴”!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零件,却是通往千机傀儡殿堂最关键、最基础的一块敲门砖。以此为里程碑和信心之源,李本厦与李牧炎一鼓作气,将这段时间积累的所有关于材料处理、结构优化、灵力引导的经验,逐步应用到“巡山犬”其他部件的炼制过程中。
他们彻底放弃了短期内无法实现的“神刻微雕”等高端技艺,转而采用最原始、却也最可靠的“笨办法”——首先,利用改进后的工具和极大的耐心,对构件雏形进行超高精度的纯手工打磨,确保其物理尺寸的准确性;
然后,辅以特制的、细如牛毛的“导灵针”,蘸取精心调配的、蕴含特定灵力的金属溶液,依靠着手工的稳定与专注,一点一滴、一线一面地在构件内部“描绘”那些复杂的核心符文回路。
这个过程极其繁复、枯燥,对炼器师的耐心、专注力乃至体力都是极大的考验,往往一个细微的颤抖,就会导致前功尽弃。
然而,成功的曙光已经显现,再大的困难也无法阻挡他们的脚步。又经过了两个多月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他们终于成功地将所有自制部件组装起来,完成了第一具完整的、等待着最终激活检验的傀儡!
工坊中央,清理出的空地上,一具高约三尺,外形模仿犬类,通体由暗沉铁木为主体、关键部位镶嵌着闪烁着幽冷金属光泽构件的傀儡,正静静地伫立着。
它其貌不扬,甚至显得有些粗糙,但在李本厦和李牧炎眼中,却仿佛世间最完美的造物。
李牧炎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激动得快要跳出胸膛的心脏,用微微颤抖的手,将一块品质纯净的下品灵石,小心翼翼地嵌入傀儡胸甲下方预留的能量槽中。
随后,他与李本厦对视一眼,两人同时点头。李牧炎依照玉简中记载的方法,运转体内真元,双手结出一个简易的激活法诀,一道微弱却稳定的灵光自他指尖射出,精准地点在傀儡核心的控制符阵上——
“嗡……”
一阵极其细微,仿佛蜂鸣般的声响自傀儡内部传来。紧接着,它那由两颗劣质红宝石镶嵌而成的眼中,两点微弱的红光开始闪烁,明灭不定,仿佛在挣扎,在适应。
数息之后,红光终于稳定下来,散发出恒定而微弱的光芒。
然后,在李家叔侄紧张到几乎屏息的注视下,这具被他们命名为“巡山犬·初号”的傀儡,先是极其僵硬地、发出“嘎吱”声响地动了动头颅,接着,四肢的关节处传来一连串细微的“嘎达、嘎达”的机括运作声。
它似乎积蓄了一下力量,然后,缓缓地、一步一顿地、迟滞感,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第二步……
它的动作无比迟缓,姿态笨拙得如同刚学走路的婴孩,行走间的轨迹甚至无法保持笔直,带着些许歪斜,与秘境中那些行动如风、攻势凌厉的黑铁守卫相比,简直有云泥之别。其周身散发出的灵力波动,也微弱且不够稳定,仅仅维持在一阶中品的最低标准线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