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一座房,功课堆成山。
最初的几天,
苏渺严格按照元始留下的课程表执行。
晨起,
对着东方初升的紫气,诵读《黄庭内景注解》。
拗口艰深的经文,让她的小眉头皱成了疙瘩。
上午,
研读《云笈七签筑基篇》,
对照自身道基,一点点打磨锤炼。
下午,
练习五行遁术,或是凝练护身金光咒。
夜晚,
打坐入定,吸收灵气,温养神魂。
她做得很认真,一丝不苟。
老子布下的聚灵阵缓缓运转,
将精纯平和的灵气汇聚而来,助她修行。
元始留下的玉简内容详实,
深入浅出,确实是她现阶段最好的指引。
通天的阵盘和剑符被她小心收在混沌珠里,暂时没有动用。
规律,充实,甚至有些……枯燥。
偶尔,
在她读完一段特别晦涩的经文,
或是成功将遁术施展得快了一分时,
她会下意识地抬起头,
望向某个方向。
有时是望向玉清峰,
仿佛下一刻,
那位面容清俊、一丝不苟的元始师父就会出现,
检查她的功课,指出她的不足,然后板着脸再塞给她几卷玉简。
有时是望向上清峰,
期待着通天师父突然跳出来,
带她去玩,或是变着花样逗她开心。
有时,
也会望向太清峰,
想着大师父会不会又炼出了什么新奇的丹药,召唤她过去品尝。
但,没有。
视线所及,只有缭绕的云雾,和寂静的山峰。
心头,
便会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失落和……想念。
习惯了热闹与陪伴,
独处时,
连昆仑山熟悉的景致,都会变得有些无聊。
原来这就是空巢幼崽的感觉。
不行,
得找点事情做,
不能真成了学习机器。
这一日,
她完成既定功课后,没有立刻开始下一项。
而是背着小手,
在自己这座宫殿里,慢悠悠地踱步,仔细打量起来。
宫殿是三清联手所建,
用料皆是上乘,温润白玉为基,灵木为梁,自带清净宁神之效。
里面陈设却极为简单,
除了必要的蒲团、玉榻、小案几,便再无他物。
对于偶尔居住的她来说,足够了。
但对于现在至少要在这里,独自居住、生活数千年的她而言,
就显得过于冷清,缺乏……人气,
或者说。
家的气息。
一个念头,如同破土的春笋,悄然钻了出来。
要不扩建一下?
在装修下,弄得更舒服一点?
反正,材料她不缺。
混沌珠里,
堆积着她在方丈岛和后来探索昆仑时收集的各种先天材料。
——庚金之精、暖玉、沉海檀木、五彩灵泥……琳琅满目。
炼器手法,
她跟三位师父都学过一些基础,
尤其是元始师父,
在这方面造诣极高,她一身是衣服、饰品,
全是元始师父亲手炼制的。
她耳濡目染,也算入了门。
说干就干!
苏渺的眼睛亮了起来,
首先,是空间。
她施展法力,小心翼翼地将宫殿向后方拓展。
这个过程需要精准控制,
不能破坏宫殿原有的结构稳定,也不能影响老子布下的聚灵阵。
好在她的法力在万年修行和近期苦读中愈发精纯,操控起来得心应手。
新的空间被开辟出来,显得宽敞了许多。
然后,是功能区划分。
她用通透性极好、内含星辉的琉璃晶石做了隔断,
分出独立的静室、书房,
甚至还有一个……被她命名为趣玩阁的小房间。
总得有个地方放通天师父给的阵盘,和未来可能出现的玩具吧?
劳逸结合嘛!
接着,是装饰和家具。
她用散发着清香的沉海檀木,炼制了一张更大的书案,
上面还特意弄了几个摆放玉简的格子。
用温润的暖玉,
拼接了一个可以躺下打滚的宽大平台,上面铺上柔软的火浣布。
用五彩灵泥混合其他材料,
烧制出几个造型……颇具童心的小摆件。
比如一个圆滚滚、咧着嘴笑的泥偶,被她放在了书房一角。
还有一个用藤蔓编织的、可以摇晃的秋千椅,放在了窗边。
风格嘛……
元始若是在此,定会眉头紧锁,
觉得不成体统,过于随性。
但苏渺自己很满意。
看着逐渐变得充实、温馨,充满了她个人印记的新家,
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归属感油然而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她站在扩建后宫殿最核心的位置,
这里正对着通往三清峰那三道白玉桥梁的方向。
她沉吟片刻,再次动手。
她动用了一些珍贵的空间属性材料,
辅以精妙的炼器手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