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星辰,玄武国253年。
深宫传来噩耗,轩辕傲的原配王后病逝。
然而,这位人皇的悲伤并未持续多久,他的目光很快便被来自褒封国进献的一位绝世女子——褒姒所吸引。
褒姒容颜倾城,却冷若冰霜,自入宫后从未展露笑颜。
轩辕傲为其所迷,竟即刻册立为新后。
自此,轩辕傲彻底沉溺于温柔乡,再未踏足朝堂。
所有政务奏章,皆抛于脑后,由朝中大臣自行决断。
他终日与褒姒流连于亭台楼阁、宴饮歌舞之间,穷奢极欲,玄武国的兴衰似乎已与他无关。
同年冬季,凛冬格外残酷,北方广袤草原遭遇百年罕见的特大暴风雪。
严寒肆虐,牧草被深雪覆盖,无数牛羊冻饿而死,白骨露于野。
生存的本能压过了对南方强国的恐惧,最大的游牧部落——自号“戎族”的部落,为求一线生机,将目光投向了富庶的南方。
玄武国漫长的北境线,第一次迎来了大规模的异族铁骑。
这些骑着高大草原马、精于骑射的戎族战士,如蝗虫过境,袭击村庄,洗劫城镇,烧杀掳掠,无所不用其极。
烽烟在北境各地升起,哀鸿遍野。
无力抵抗的北境弱小封国,只能不断派出信使.
带着血泪控诉的求援信,星夜兼程送往皇都。
消息终于穿透了宫廷的奢靡之音,传入轩辕傲耳中。
然而,他感受到的不是忧患,而是被冒犯的天威。
“蛮夷安敢犯界!”
他在酒宴之上震怒,掷杯于地,当即下旨,命朝廷发兵北征,不仅要击溃来犯之敌,更要“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战争之初,玄武国军队依仗装备精良、甲坚刃利,确实取得了几场小规模正面冲突的胜利。
但很快,戎族便改变了策略。
他们充分发挥其来去如风的机动优势,避实击虚,专攻后勤粮道,袭扰边镇,打完便远遁千里。
玄武国的军队空有重甲步兵和笨重的骑兵,却疲于奔命,屡屡扑空,甚至反遭埋伏,损失折将。
一场关键的遭遇战失利,消息传回,朝野震动。
这场失败却如同野火般点燃了戎族的野心。
他们发现,传说中的‘玄武巨兽’,似乎已变得臃肿而迟钝。
劫掠变得更加疯狂和频繁。
依靠从玄武国抢夺来的大量物资,戎族迅速恢复元气,并以战养战,开始以武力兼并草原上其他部落,滚雪球般壮大势力,大有一统北方草原之势。
玄武国256年,面对日益严峻的北境威胁,各地封国为了自保,不得不联手沿边境险要之处,修建起一座座烽火台,约定狼烟起则表示戎族大举入侵,需即刻发兵救援。
然而,此刻的轩辕傲,却在为如何博取褒姒一笑而绞尽脑汁。
他甚至悬赏千金,求取能让美人开颜的妙计。
一名谄媚奸臣窥得圣意,献上策略。
“陛下,新筑烽火台,诸侯皆知其意。若携王后夜登皇都之高台,命人燃起烽火,诸侯见状必以为京畿告急,定然星夜率勤王之师赶来。待其大军蜂拥而至,却见四下无事,唯有陛下与王后悠然观星赏月,其慌忙狼狈之态,岂非世间罕有之趣景?王妃或可一乐。”
如此荒诞绝伦、视军国大事为儿戏的计策,轩辕傲竟抚掌称妙,全然不顾后果。
是夜,骊山烽火台突然烈焰冲天,狼烟滚滚!一座接一座的烽火台相继点燃,警报瞬息传遍四方!
各地诸侯见到烽火信号,大惊失色,以为戎族主力已突破边关,兵临皇城之下!
无不心急如焚,立刻点齐本部最精锐的兵马,日夜兼程,火速赶往皇都救驾!
当各路诸侯风尘仆仆、人困马乏地赶到皇都脚下时,映入眼帘的并非预想中的尸山血海、战火纷飞,而是骊山之上灯火通明、丝竹管弦之声悠扬。
轩辕傲正与褒姒高坐于装饰华丽的高台之上,饮酒谈笑,欣赏着山下诸侯大军慌乱集结的“盛景”。
使者飞马下山,高声宣旨:“陛下有令,戎族并未入侵,此番点燃烽火,乃是为与王后观赏烽火夜景,演练诸侯响应之速耳!诸位将军辛苦了,请回吧!”
诸侯们闻言,顿时愕然,随即一股被戏耍的屈辱和愤怒涌上心头。
他们劳师动众,耗尽粮草,担忧国家危亡,结果竟成了君王取悦妃子的闹剧道具!
众人脸色铁青,却敢怒不敢言,只得咬牙切齿,带着满腔怨愤,引兵撤退。
褒姒俯瞰城下那千军万马因君王一念而来,又因一言而狼狈退去的场面。
觉得无比新奇有趣,那常年冰封的嘴角,终于忍不住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清浅却倾国的笑容。
轩辕傲见褒姒终于笑了,龙心大悦,当即重赏奸臣千金。
此后,轩辕傲又故技重施数次。
然而,烽火台的信用已被彻底耗尽。
当狼烟再次升起时,响应前来的诸侯越来越少,旗帜越来越稀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