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庄云)好不容易缓过劲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开始打量四周。
他降落在一片开阔的平原上,远处依稀可见残破的旧都轮廓。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不远处刚刚成功降落的两个玩家。
他们的游戏ID异常扎眼,瞬间就吸引了李耳的注意。
【孔丘】
【释迦摩尼】
李耳先是一愣,随即乐了。
这不是论坛里的老熟人,“仁者爱人”和“般若观空”吗?
他整理了一下表情,带着几分戏谑和探究。
主动走上前去打招呼,语气带着明显的阴阳怪气:
“哟!我当是谁呢?这不是我们推崇‘克己复礼’、‘君子忧道不忧贫’的儒学代表孔丘先生吗?还有这位讲究‘四大皆空’、‘破除执着’的禅学大师释迦先生吗?”
他故意顿了顿,环顾了一下四周,拖长了音调:
“真是奇也怪哉。二位先生所倡之学,一者重精神轻物质,一者求解脱离尘世。怎么也学着我等俗人,跑到这据说藏金纳银、满是俗物的地方,想着加入那‘爱鲲派’,捡些前人留下的阿堵物(钱财),好快速入局呢?”
“莫非……二位那‘安贫乐道’、‘色即是空’的修行……还差些火候?仍需这黄白之物来‘增益’一二?”
这话挖坑极深,直接质疑两人言行不一,理论高尚却行动务实。
然而,【孔丘】(仁者爱人)闻言。
只是淡然一笑,不疾不徐地回应道:“李耳先生此言差矣。”
“君子亦需粟米裹腹,陋巷箪食,非不求也,时也命也。今降于此地,非为求富贵,乃为‘有教无类’。乱世之中,民智未开,正需教化。”
“若无尺寸之基,何来束修之礼?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然教化百姓,岂能空谈?暂借此地方物,是为播撒仁政之种,而非沉溺物欲之海。”
“此乃‘经权’之道,李耳先生逍遥世外,或有不察。”
翻译:君子也要吃饭,穷是没办法。我来这不是为了发财,是为了教化百姓。
乱世百姓愚昧,需要教育。但搞教育总得有点基础吧?
没点产业,谁给你交学费?没产业还能保持本心的,只有真正的士人能做到,但教化百姓不能空谈。
暂时借助这里的资源,是为了传播仁政的种子,不是沉迷物欲。
这是权衡变通之道,您老追求逍遥可能不懂这些。
另一边,【释迦】(般若观空)则是双手合十,面带慈悲微笑。
“阿弥陀佛。李耳居士着相了。”
“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银田宅,亦为外相,空无自性。贫僧至此,非为取相,乃为‘借假修真’。”
“借此虚幻资粮,筑寺弘法,广结善缘,度化众生脱离这乱世苦海。犹如渡河需用筏,到岸则筏舍。居士执着于‘取’与‘不取’之分别心,岂不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翻译:施主你太执着于表面了。
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钱财地产也是虚幻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我到这里,不是为了获取这些虚幻的东西,而是“借助假的东西来修行真理”。
借助这些虚幻的资源,建造寺庙弘扬佛法,广泛结下善缘,超度众生脱离乱世的苦难。
就像过河需要木筏,到了对岸就要舍弃木筏。
施主你执着于“拿”还是“不拿”这种分别心,难道没听说过“应该不执着于任何事物而生起清净心”吗?
两人一番话,引经据典,不仅轻松化解了李耳挖的坑。
完美解释了自身行为与学说并不矛盾,反而顺手用自家理论反将了一军。
暗讽李耳要么不懂变通(儒),要么修行不够、心有执着(释)。
李耳(庄云)被这两人一唱一和怼得一愣,非但不生气,反而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
“妙啊!真是妙啊!”他抚掌笑道,“不愧是论坛里的辩经高手,这临场反应,这理论运用,佩服佩服!”
直播间的水友们也看嗨了:
“卧槽!这就开始了?落地就辩经?”
“这就是文化人的打架吗?爱了爱了!”
“笑死,李耳大佬想挑事,结果被混合双打了。”
“这三人搁这儿玩三国演义呢?”
三人相视一笑,虽然理念迥异,言辞机锋相对,却都有种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快感。
他们都知道,这只是开始。在这片充满机遇与危险的乱世土地上,他们之间思想的碰撞、理念的竞争、乃至未来的合作与对抗,都才刚刚拉开序幕。
火花,已然在岐周原的上空擦亮。
喜欢模拟宇宙之创星纪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模拟宇宙之创星纪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