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静默地注视着科技星。
在那场席卷全球的核烈焰与随之而来的漫长寒冬之后,文明的火种彻底熄灭。
残存的少数幸存者蜷缩在阴暗潮湿的地下掩体或废墟角落,他们缺乏必要的生存知识、医疗条件和食物储备。
辐射病悄然蔓延,希望如同摇曳的烛火,在绝望的寒风中迅速凋零。
不过短短几年时间(科技星时间),最后一点人类活动的痕迹也彻底消失了。
曾经喧嚣的星球重归死寂,唯有残破的钢铁骨架和放射性尘埃,诉说着一个文明曾经的辉煌与最终的愚昧。
“唉…”
一声轻叹在寂静的核心空间响起。
陈星摇了摇头,并非出于悲伤,更像是一种对某种顽固规律的无奈。文明的萌芽、生长、绽放再到自我毁灭,仿佛一个被设定好的残酷循环。
“推倒,重来。”
念头落下,造物权柄再次发动。
科技星地表,那遍布辐射与废墟的死亡世界,如同被一只无形巨手握住,开始了惊天动地的重塑。
山脉被抚平,海洋被净化,放射性物质被强行剥离、回收,熔岩涌动重塑着大陆板块…
整个过程如同按下了宇宙级的快进键,却又带着一种冰冷的、不容置疑的精确。
片刻之后,一颗焕然一新的星球出现在原地。
蔚蓝的海洋,翠绿的植被,适宜的大气,仿佛之前那场毁天灭地的核灾难从未发生。
生命的基础环境被再度完美构筑。
“第二次播种。”
陈星指令下达。
新一批原始人类与其他配套的生物种群被均匀投放至星球各处。
但这一次,陈星做出了一个细微的调整。
他在某些特定地点——通常是荒芜的沙漠深处、人迹罕至的高山之巅、或是极地冰盖之下——留下了一些无法磨灭的“痕迹”。
那是上一次文明覆灭的惨烈证据.
大片被高温瞬间玻璃化的沙地,其图案呈现出绝非自然能形成的巨大冲击波纹;
某些特殊合金构成的、半熔化的巨大结构残骸,其材料成分与这个时代任何已知矿物都截然不同;
甚至在一些受到良好保护的地下岩层中,埋藏着扭曲变形的人类骨骸。
其骨骼中检测出的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周期,远远超出了当前文明可能存在的年限…
这些“遗迹”如同沉默的墓碑,散布在新世界的角落。
陈星希望,当这个新生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这些发现能成为振聋发聩的警示,让他们避免重蹈覆辙,走出不同的道路。
时间加速再度开启。
第二次文明的发展轨迹,与第一次惊人地相似。
从石器时代到青铜、铁器,再到蒸汽机、电力、信息技术…科技树沿着几乎平行的路径飞速点亮。
当文明步入信息时代,考古学和地质学取得了长足进步。
那些被深埋的“遗迹”陆续被发现了。
“难以置信!这…这绝对是某种超高能量瞬间冲击形成的!”
一位地质学家对着沙漠中的玻璃化地带惊呼。
“这种合金结构…它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远超我们最先进的材料!但它似乎被…熔化了?什么样的高温能做到这一点?”
材料学家对着残骸百思不得其解。
“骨骼中的放射性异常…这证明这些遗骸的主人生活在一个全球放射性背景值极高的时代!
这…这只能是一场全球性的核灾难!”古生物学家得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
消息传出,举世震惊。
各大媒体头版头条都是“史前文明”、“末日警告”、“我们并非唯一”等惊悚标题。
部分有远见的学者、科学家和平主义者纷纷站出来,强烈呼吁:
“证据就摆在我们面前!上一个文明很可能就毁灭于自身的疯狂!我们必须销毁核武器,彻底杜绝全面战争的可能!”
“科技应该用于探索和生存,而不是制造更高效的杀人工具!人类必须团结!”
然而,这些声音在喧嚣的时代中,显得微弱而无力。
既得利益集团——庞大的军工复合体、依赖现有能源结构的寡头、渴望通过对外强硬转移国内矛盾的政客——联手操控舆论。
他们将“遗迹”解读为“外星人入侵的证据”,声称更需要强大武力来自保;
或者污蔑呼吁销毁核武的人是“懦夫”、“卖国贼”,会让文明在“宇宙黑暗森林”中失去獠牙。
国与国之间、联盟与联盟之间的猜忌、领土纠纷、资源争夺…
所有第一次文明上演过的戏码,几乎原封不动地再次上演。
那些沉默的遗迹警告,在眼前的政治算计和利益争夺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人类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宿命牵引着,狞笑着走向同一个深渊。
陈星面无表情地看着。
他看到更先进的核弹被制造出来,看到更精密的发射系统被部署,看到各国领导人再次坐在类似的“末日按钮”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