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笙走到杜月笙身边,指着菜场入口新挂的木牌——上面是杜月笙让人连夜刻的“菜场公约”:摊位费恢复原价,增设公平秤,设互助箱,谁家有难处就从箱子里拿钱,由摊贩们轮流看管。“先生,这地盘算是拿下来了。”
杜月笙舀了一勺豆腐脑,鲜美的滋味混着烟火气在舌尖散开:“拿什么拿?”他望着那些忙碌的身影,“这菜场从来就不是谁的地盘,是老百姓过日子的地方。咱们守着它,不是为了占着,是为了让张婶的豆腐能卖上价,让王屠户的猪肉能供到孤儿院,让每个来买菜的人,都能挑到新鲜菜,花上公道钱。”
日头升高时,菜场里的烟火气更浓了。王屠户切了块上好的五花肉,送到孤儿院的方向;张婶把刚赚的钱塞进互助箱,说要帮隔壁卖菜的姑娘凑学费;连被砸了鸡蛋的打手,都留下来帮老汉整理葱姜,笨拙地学着吆喝。
杜月笙站在老槐树下,看着井边打水的妇人笑着说“今天的水真甜”,突然觉得这抢来的地盘,比任何码头、仓库都更踏实。阿笙递来块刚买的油饼,芝麻香混着菜香飘过来:“先生,您看那李老虎被押走时,脸都绿了。”
杜月笙咬了口油饼,酥脆的外皮掉在长衫上:“他不懂,这菜场的权柄,不在地契上,在老百姓的秤杆上,在菜篮子里,在每天清晨的叫卖声里。”他望着远处升起的炊烟,“谁把这烟火气掐灭了,谁就迟早得栽;谁能让这烟火气旺起来,谁就站得稳。”
午后的阳光透过槐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菜场中央的互助箱前,越来越多的摊贩往里塞钱,木牌上的“民生为本”四个字,在阳光下闪着比任何印章都耀眼的光。杜月笙知道,这片抢来的地盘,不是靠枪杆子赢的,是靠那些摔碎的豆腐、带血的额头、还有三百多个摊位里藏着的,热气腾腾的日子。
喜欢黄浦江的潮声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黄浦江的潮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