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是真的?”
旅长的声音变得沙哑,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他死死地盯着周墨,那双经历过无数次血与火洗礼的眼睛里,此刻充满了震惊、怀疑。
以及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疯狂的渴望。
一个班!
一个班的战士,就能干掉鬼子那横冲直撞的铁王八?
这在他听来,简直比“炼土成金”还要天方夜谭!
他带的兵,为了对付那玩意儿,付出了多少惨痛的代价?
用集束手榴弹去炸,用血肉之躯抱着炸药包去堵,可往往是十几条汉子的命,都换不来那铁王八一根毫毛。
现在,这个年轻人,居然说一个班就够了?
“周墨同志,这可不是开玩笑!”
政委程悦阳也忍不住上前一步,神情凝重地提醒道。
“战场上,瞬息万变。”
“鬼子的装甲车,不是黑风寨的死碉堡,它是会动的,上面的机枪也不是吃素的!”
“是啊,周老弟!”
李云龙也急了,他一把拉住周墨的胳膊。
“咱可不能吹牛皮啊!那铁王八,皮糙肉厚,跑得又快,手榴弹扔上去,就跟挠痒痒似的,根本不管用!”
面对所有人的质疑,周墨的脸上,却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平静。
“旅长,政委,团长。”他环视众人,缓缓开口。
“我从不开玩笑,尤其是在武器性能和战士们的生命面前。”
“我承认,我们现在的67式手榴弹,依靠破片杀伤,确实很难对装甲目标造成致命威胁。”
“但是,”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谁说手榴弹,就只能靠破片杀人?”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两块铁,怎么才能焊在一起?”
这个问题问得没头没脑,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那还用说?烧红了,拿锤子砸呗!”葛老铁这个老铁匠,下意识地就回答道。
“说得对!关键在于‘烧红’!”周墨一拍手。
“也就是,高温!”
“鬼子的装甲车,说白了就是个铁盒子。”
“我们用常规的办法打不穿它,炸不烂它,那为什么,我们不能想办法,把它‘点着’呢?”
“点着?”李云龙瞪大了眼睛。
“那铁疙瘩,怎么点?”
“用一股温度超过三千度的金属射流,去烧它。”周墨的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残酷。
“三千度?!”葛老铁失声惊叫起来。
“厂长,咱们炼钢的炉子,也才一千六百度!三千度,那……那得是什么样的火?”
“那不是火。”周墨摇了摇头。
“那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反应,‘聚能效应’。”
聚能效应!
周墨没有长篇大论地解释复杂的物理原理,他知道跟这群人说不明白。
他只是捡起地上的一根木炭,在旁边那块已经凝固的混凝土试块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一个倒扣的,像喇叭一样的圆锥形。
“我们把炸药,做成这个形状。”周墨指着图纸。
“爆炸的时候,所有的能量,不会像普通手榴弹那样向四周炸开,而是会顺着这个圆锥的中心,汇聚成一股能量极高,速度极快的金属射流。”
“这股射流,就像一把无形的,由火焰和金属组成的长矛。它的温度,可以瞬间达到三千度以上!它的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几千米!”
“别说是鬼子那层薄薄的装甲板,就是银行金库的大门,在它面前,也跟纸糊的没什么两样!”
“它能像热刀切黄油一样,轻而易举地烧穿鬼子的装甲,然后将那三千度的高温,灌进车体内部!”
周墨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已经听得目瞪口呆的众人,声音变得愈发冰冷。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密闭的铁罐头里,突然被灌进去了三千度的铁水,里面的人,会怎么样?”
“嘶——”
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所有人的脑海里,都瞬间浮现出那个恐怖的画面。
密闭的装甲车内,几个鬼子兵正在嚣张地操纵着机枪。
突然,一道刺眼的白光闪过,车体上出现一个拳头大的窟窿。
紧接着,一股无法形容的高温洪流喷涌而入,将车内的一切,连人带设备,瞬间融化成一滩沸腾的钢水……
那画面,光是想一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这……这他娘的,也太狠了!”
张大彪这个杀人如麻的营长,都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感觉后背一阵发凉。
“这……这叫‘聚能破甲’。”周墨给出了这个技术的正式名称,然后看向旅长。
“旅长,现在,您还觉得,我是在开玩笑吗?”
旅长没有说话。
他只是死死地盯着地上那副简单的图纸,呼吸变得越来越粗重。
他的手,在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
他不是李云龙,他不懂什么聚能效应,什么金属射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