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乱风道兵工厂。
李云龙回来了。
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身后跟着一个长长的骡马队,驮着一个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箱子和麻袋。
队伍的最前面,是旅部的作战参谋,一个叫王志的年轻干部。
他戴着眼镜,一路上都在满脸震撼地打量着这个传说中的山谷。
巨大的风车如同远古巨兽般缓缓转动,新修的水泥大坝在阳光下泛着灰白色的光。
远处锻造车间传来“咚!咚!”的、如同巨人擂鼓般的轰鸣……
这一切,都让王志这个从机关大院里出来的高材生,感觉自己闯进一个陌生的德国工业基地。
“周老弟!老子回来了!”
人还没到,李云龙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就先撕裂了山谷的喧嚣。
周墨放下手里的图纸,走出办公室。
正看到李云龙从一匹高头大马上一跃而下,满面红光,神采飞扬,活像刚抢了个军火库。
“怎么样,团长?旅长那边怎么说?”
周墨笑着迎了上去。
“那还用说?”
李云龙得意地一拍胸脯,唾沫星子喷得老远。
“你周老弟开口,旅长敢不答应?“
”老子跟他说,你要的东西,少一根毛,咱们兵工厂就停产!“
”吓得那老小子脸都白了,当场就把他压箱底的宝贝全给老子掏出来了!”
“这是旅长特批的第一批原料,你看看够不够!”
李云龙一挥手,身后的战士们立刻七手八脚地开始往下卸货。
周墨走上前,打开一个木箱,一股刺鼻的,混杂着化学品和桐油的味道扑面而来。
箱子里,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个个巨大的玻璃瓶,里面装着的,正是他急需的浓硝酸和发烟硫酸。
另一个麻袋里,则是黑乎乎、黏糊糊的粗制甲苯。
“不错,量很足。”
周墨点点头,心里盘算着,这些原料,足够他生产出第一批,大概一百公斤左右的TNT了。
“周厂长,”
旁边的作战参谋王志走上前来,郑重地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语气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尊敬与急切。
“旅长让我给您带个话。兵工厂的正式编制已经上报军区,很快就能批下来。“
”另外……另外旅长想问问,您说的那个……能打铁王八的宝贝,到底……到底什么时候能看到?”
王志说到这里,声音不由得低沉了下去,眼圈微微泛红。
“前天,772团在阳泉附近伏击鬼子运输队,情报有误,鬼子队里有两辆九四式装甲车。“
”咱们的弟兄……用集束手榴弹冲了三次,都没能靠近……一个连,最后撤下来的,不到一个排……”
山谷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李云龙脸上的笑容也僵住了,他狠狠一拳砸在旁边的骡子屁股上,骡子惨叫一声,他却像是没感觉一样,双眼通红。
周墨知道,这不是催债,这是在用战士的鲜血求援。
他沉默了片刻,转身对身后的张小山说道。
“小山,去,把咱们的‘一号成品’,给参谋同志抬一箱过来,让他带回去给旅长,也给牺牲的弟兄们,一个交代!”
“是!”
张小山应了一声,撒腿就往山谷深处的成品仓库跑去。
不一会儿,张小山就和另外两个战士,抬着一个沉重的木箱,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
李云龙第一个冲了上去,一把掀开箱盖。
箱子里,铺着厚厚的稻草,二十颗造型奇特的“怪胎”,正静静地躺在里面。
它们通体漆黑,弹头平整,前端那个晶莹剔透的玻璃药型罩,在阳光下闪烁着危险而又迷人的光芒。
“乖乖!这就是成品了?”
李云龙伸手拿起来一个,在手里掂了掂,感觉比普通的手榴弹重了不少。
他转头看向周墨。
“周老弟,这玩意儿还没取个名呢?总不能老叫它‘玻璃弹’吧?太娘们唧唧的了。”
周墨想了想,说道:“它的正式编号,应该叫‘一式40毫米破甲枪榴弹’。”
“啥玩意儿?仪式……四十毫米……”
李云龙听得一头雾水,他粗暴地摆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
“太绕口,不好记!“
”老子看它这模样,头是平的,像个愣头青猴子,屁股后头还长着翅膀,打出去‘咻’的一声不就上天了?“
”钻进鬼子铁王八肚子里,不就是钻天猴吗?多他娘的贴切!“
”我看,就叫‘钻天猴’!专门钻鬼子铁王八的猴子!”
“钻天猴?”
周墨听得哭笑不得,这名字,真是充满了李云龙式的暴力美学。
“行!就叫钻天猴!”
李云龙一拍大腿,就这么定了下来。
他拿起一颗崭新的“钻天猴”,亲手塞到那个已经目瞪口呆的作战参谋王志手里,力气大得让王志一个踉跄。
“王志同志,你回去告诉旅长,这是咱们兵工厂孝敬他的!“
”用法,周老弟都写在说明书里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