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工匠领头的姓张,平日大家都叫他老蔫儿。
“张老蔫儿过来~这是咱大东家~”周启对张老蔫儿介绍道。
张老蔫儿真如他名字样,四十多岁的样子,一张老实本分的笑脸,小眼睛好像睡不醒的模样。
“东家好~”
“嗯。现在住了多少伙计。”丁陌笑道。
“回东家,大概三十来个吧,都是壮劳力~”
“现在把人都叫过来劈竹子,劈成一尺见长的竹片就行。”
“得嘞~”张老蔫儿应了一声,回去招呼伙计们过来干活。
“信得过不?”丁陌问向周启。
周启打着包票:
“没问题,小叔叔。干活儿是把好手,他在我们家好几辈儿了,婆娘儿子都在府上管事。
那天在马厩伺候马匹的就是他儿子。”
“认识字儿不?”
“认得,我家家生子都得会认字儿的~”
丁陌点点头:
“那行,这作坊我没时间看管,你们几个也没那心思一直待在这儿。
要是信得过,我就把这制糖的工艺都告诉他,再给他点分红,这作坊以后就让张老蔫儿负责吧。”
周启自然没意见,其他几人也无所谓。几人合伙弄这生意就图个新鲜。几人嘻嘻哈哈的,真赔了也不在乎。
待张老蔫儿安排完事儿,丁陌又把他叫到一边儿。
“老蔫儿,以后这作坊就你负责了,有问题嘛。”
张老蔫儿仍然一副睡不醒的模样:
“东家能看得起小的,那小的自然用心做事。”
“嗯,那行。除了每个月的例钱,年终还有一份分红。
到时候看咱这作坊能挣多少,我和小公爷再商量着给。打底不少于二百两。”
张老蔫儿那睡不醒的眼睛终于冒出一丝光:
“哎,哎~都听东家的~”
“那行,你听好。咱们这制糖的法子叫‘活性炭制糖法’。你别管什么是‘活性炭’,我说你记就是了……
你把人分两波,一波人在村西边窑炉这边儿烧制‘活性炭’,另一波人在村东头制糖。
两拨人从明天开始就分开住。两拨人绝对不允许串岗,也不允许互相打听干的什么活,听见没?”
张老蔫儿笑道:“嗯嗯,东家放心。都是府上出来的,规矩都懂。”
丁陌一脸认真说道:
“懂归懂,但是一定要强调到每个人。若是坏了规矩,自然有公府里的家法惩治。”
张老蔫儿忙认真称是,保证两边人绝不搅和在一起。
丁陌从袖中抽出几张纸:
“你就在这儿看,都记在脑子里。看完烧掉,有什么不懂的现在就问。”
张老蔫儿看丁陌说的郑重其事,知道这几张纸记得肯定是这作坊的‘秘法’了。忙把手在身上擦了擦,双手接过那几张纸。
其实丁陌用的是活性炭脱色精炼工艺,说白了就是利用活性炭强大的表面吸附能力。
1克活性炭的展开表面积可以达到500-15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到两个网球场的面积)。
而且在活性炭内部产生了无数大小不一的孔隙,可以过滤不同的杂质。
“这……”
张老蔫儿草草看过一遍,一脸不解地看了看丁陌。又低下头,翻过来调过去地,仔细重看了几遍。
“东家……这能行?”
“就按这上面的来,这工艺也很简单。”
丁陌怕张老蔫儿看不懂,继续耐心地说:“
其实这工艺也很简单,无非就是把竹片整整齐齐地码进土窑里,别填得太满,然后从上面铺上柴火,确保火焰能从顶部向下蔓延就行。
等竹子表面变黑,窑洞烟囱里的烟雾由白变灰后,就用泥土封上窑口,留个小孔进气即可,就是让竹片冒烟但是不冒火的状态。
待烟囱彻底不冒烟了就封死窑口,等一天后就能形成竹炭了。
然后再把竹炭敲成小块,继续堆叠进窑洞复燃竹炭。
等竹炭彻底烧透烧红,就从窑口缝隙往里缓慢喷水,持续产生蒸气。
大概持续半个时辰左右关火就可以了,这活性炭基本就制成了。”
“嗯,看起来也不难……”张老蔫儿摩挲着下巴。
丁陌笑道:
“流程不难,但是对窑温的把控需要你多揣摩,反正竹子多的是,你多试几次就行了。
等活性炭制成后,先敲碎,敲成小细块,但是千万别敲得太碎成了粉末。
然后把小块放进清水里多清洗几遍,最后捞出来阴干,村西头这边的活就算干完了。”
张老蔫儿点点头:
“嗯,这些都不难。那村东头要干的更简单了,无非就是把这些碳倒入糖水中使劲搅拌。
然后静放半日,再把这些碳用细布过滤出来。那些糖水再煮沸,最后小火熬制到浓稠就倒出来静置。
等凝成块儿再砸碎就行了~”
“嗯,大体流程就是这样,但是还需要摸索,肯定需要你多尝试。”
丁陌也只是知道大体理论,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做出来的糖肯定要优于现在市面上的黄糖、红糖。至于再次优化工艺,只能由张老蔫儿多次尝试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