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县试,如期而至。
清晨,天微微擦亮,丁陌缓缓张开双目,吐出口中一口浊气,告别了温暖的被窝,起身准备洗漱。
刚打开房门,便见陈山夫妇已经站在自己门前。
陈山见丁陌开门,咧嘴笑道:“小爷,今天可是大日子,小的伺候您沐浴更衣……”
文雁似乎比丁陌还激动,说道:
“热水已经烧好了,您去洗个清清爽爽,奴婢给您去做饭……”
丁陌哈哈一笑:
“文嫂,我今儿是去考试,又不是成亲,还用这么正式嘛……”
文雁一脸认真:
“要的,小爷。今日文曲星定会落在小爷身上,咱得对神仙恭敬些……”
丁陌也不能拂了这二人一番心意,哈哈一笑说道:
“那行!伺候你家老爷沐浴更衣,小爷今儿个就给你们拿个案首回来……”
这时,张锦也出了自己房间。
“哟,案首老爷起来了~我调了休沐,今儿个全程护送案首老爷。”张锦笑道。
丁陌调侃道:
“不得不说,这是你唯一说过像‘书童’的话了~”
丁陌沐浴更衣,换上了一身文雁特意准备的簇新青色直裰,用的是之前赵祎宁送来的上好缎地提花的料子。
无需过多纹饰,剪裁十分合体,应该是文雁拿着丁陌旧衣服比划着剪裁的。
今日穿在丁陌身上,少了几分平日里的跳脱,倒是多了几分读书人的清朗。
一碗寓意“百事中意”的百合莲子粥,几样清爽小菜,以及一根完整的油条和两个鸡蛋,丁陌迅速完成今日的早饭。
一抹嘴,豪气万丈地一挥手:
“出发~”
陈山和文雁一直将二人送到歪帽儿胡同口,目送二人,直到身影淹没在人来人往的平朔大街。
文雁双手合十,仰天低语:
“文曲星老爷保佑,保佑我家小爷下笔有神,高中案首……”
玉京府的贡院位于城东侧,此时已是人声鼎沸。
京畿道应试的学子们,在家仆、书童或者亲人的陪伴下,在贡院大门外排起了长队。
等丁陌与张锦赶到时,贡院大门口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
张锦护着丁陌挤到队伍末尾,低声道:
“好家伙,这人可真不少。”
丁陌倒是颇为镇定,目光扫过人群,竟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身影也发现了丁陌,提着考篮三两步靠拢过来,低声说道:
“小叔叔……”
是王恒,他身边只跟着一个小书童。
“小叔叔,你果然来了。”
丁陌今年参加县试王恒是知道的,是周启和他说的。
但周启说他们这位小叔叔好像从没看过关于科考的书,今年即便参加,大概也只是来试试水。
丁陌笑道:“我今年过来试试,你怎么也来了~”
丁陌也有点好奇,像王恒这种“官二代”,一般皇帝都会给个“恩荫”的名额直接进太学院。然后风流潇洒到了年龄,补个肥缺便进入官场了~
王恒一脸无奈:
“家父督促得紧,不得不来啊。我倒也想和小公爷一样潇洒,可家父非要我走科考的路子。
说什么我王家诗书传家,书香门第,不许家中子弟不学无术。
户部尚书王景明,家中乃是河东道有名的书香门第,名门望族,族中出过不少子弟在朝中任职。
当然,王景明算是族中成就最高的一位。
丁陌点点头:“王尚书治家严格,这是对的,你也莫要辜负了尚书大人的期望啊。”
王恒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
“家父看过我的文章,说我的文章有一股匠气味儿,最多也就能过个乡试,便止步于此了。”
丁陌拍拍王恒肩膀:“以后事儿以后再说,先过了眼前这关吧。”
二人正闲聊,贡院大门缓缓开启,一队身着号衣的衙役鱼贯而出,维持现场秩序。
待贡院门前嘈杂之声略小,一名穿着青色官袍的礼房官员站在台阶之上,目视全场。然后从怀中掏出一页纸,大声朗读入场的规矩。
其实无非就是严禁夹带、不得喧哗、按号入座云云。
接着,便是严格的搜身检查。
学子们一个个排队,进入一旁的围帘子,解开外衣,脱下鞋袜,任由那些官差衙役检查。
而考篮中的每一样物品都被仔细检查,笔墨纸砚需符合规格,食物也要扒拉开。
总有心存侥幸之人不时被揪出,在哭爹喊娘的哀求中当场革除资格,还要披枷带锁,毫无尊严地被拖走。
丁陌心底坦然,考篮里除了文雁准备的精致点心和清水,以及一套标准的笔墨砚台和一叠素纸外,别无他物。
检查的衙役见他面色从容不迫,看了眼丁陌递上的廪生保结凭证,态度反而客气了不少,稍微翻看几眼很快便放行。
丁陌也长出口气,并不是担心被翻出什么夹带,而是怕这些衙役用那脏兮兮的手掰开糕点,那丁陌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想再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