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之墙?这是什么鬼地方?”秦岳看着舷窗外那片死寂的黑暗,心里有点发毛。
这里太空旷了,空旷得让人心慌。放眼望去,连一颗星星都看不到,只有无边无际的、纯粹的黑暗,仿佛整个宇宙的色彩都被抽干了。如果不是脚下的甲板还传来坚实的触感,秦岳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死了,掉进了传说中的虚无。
“‘叹息之墙’是宇宙的坟场。”以赛亚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在古老的星图中,这里被标记为‘众神遗忘之地’。据说,在宇宙诞生之初,两种最本源的力量曾在此地爆发过一场惨烈的大战,战争的结果是,这片星域的一切‘存在’都被抹去了,包括物质、能量,甚至时间和空间本身。它就像是宇宙这幅画卷上的一块‘留白’,一片绝对的‘无’。”
他顿了顿,看向青鸾,眼神复杂:“我们不该来这里。没有任何生命能在这里存活,任何导航系统在这里都会失效。我们……迷路了。”
“不是迷路。”青鸾站起身,走到舷窗前,平静地注视着那片深邃的黑暗,“是我们被‘请’到这里来的。”
她的目光似乎能穿透那片虚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那个‘导演’,他想让我们看点东西。”
“看什么?这里除了黑暗什么都没有!”秦岳忍不住吐槽。他现在对那个故弄玄虚的“导演”充满了怨念,这家伙把他当猴耍呢?
就在这时,一阵歌声毫无征兆地在每个人的脑海中响起。
那歌声空灵、悠远,不属于任何一种已知的语言,却能让每个人都清晰地理解其中的含义。那是一种混合了无尽悲伤、绵长思念和一丝微弱希望的情感洪流。
歌声仿佛来自四面八方,又仿佛直接源于他们的灵魂深处。
“这是……”以赛亚的脸色瞬间变了,“这是‘光之子’的‘心灵之歌’!他们怎么会在这里?”
“光之子?”秦岳又听到了一个新名词。
“一个古老而强大的文明,由纯粹的精神能量构成,他们是宇宙的哲学家和诗人,毕生都在追寻宇宙的终极真理。他们爱好和平,从不参与任何纷争,身影已经有数万年没有出现在银河系中了。”以赛亚解释道,“传说他们的歌声能抚平灵魂的创伤,也能……唤醒沉睡的星辰。”
话音刚落,为了印证他的话,舷窗外的黑暗中,突然亮起了一个光点。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
成千上万,亿万个光点凭空出现,它们汇聚成一条璀璨的光之长河,从虚无的尽头奔涌而来,照亮了这片被遗忘了亿万年的星域。
在这条光河之中,一个个散发着柔和白光的人形轮廓若隐若现。他们没有实体,仿佛是光与影的结合,每一个都散发着平和、睿智的气息。
他们就是“光之子”。
光之长河围绕着“星辰咏叹调”号缓缓流淌,那些“光之子”好奇地打量着这艘闯入他们圣地的方舟,以及船上的客人们。他们的目光没有恶意,只有纯粹的好奇和友善。
“欢迎你们,来自远方的旅人。”一个温和、宏大的声音在舰桥内响起,那是由所有“光之子”的意识汇聚而成的声音,“我们是‘光之子’,这片‘叹息之墙’的守护者。请原谅我们的冒昧,是你们身上那股纯粹的‘秩序’之力,唤醒了我们。”
青鸾向前一步,代表人类回应道:“我们是来自太阳系的人类文明。我们无意打扰你们的宁静,只是……一位‘朋友’,为我们指引了这里的方向。”
“‘朋友’?”那个声音似乎有些疑惑,“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外来者了。自从那位‘观察者’离去之后……”
“观察者?”秦岳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
“是的,很久以前,一位‘观察者’也曾造访此地。他在这里留下了一个我们穷尽万年也无法解开的悖论,然后便离开了。”
秦岳心里一动,急忙问道:“什么悖论?”
“当绝对的‘秩序’邂逅了绝对的‘混沌’,最终诞生的,是更完美的‘秩序’,还是更彻底的‘混沌’?”
听到这个问题,秦岳、孤狼,甚至以赛亚,都下意识地看向了青鸾。
这个问题,不就是青鸾本身最好的写照吗?她体内同时融合了代表“秩序”的“神之心”和代表“混沌”的未知力量,最终蜕变成了现在这个无法被定义的“半神”。
青鸾的眼神也闪过一丝波澜。她明白了,“导演”把他们带到这里,不是偶然。
“我们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光之子”的声音继续响起,“直到不久前,我们收到了一个来自宇宙之外的‘启示’。那个‘启示’告诉我们,答案,就在你们的身上。”
说着,光之长河分开一条道路,一个由纯粹光芒构成的卷轴,缓缓飘到了“星辰咏叹调”号的舷窗前。
卷轴展开,上面用光的语言,写下了一行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