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莹洁那场带着委屈、愤怒和无比硬气的直播回应,像一颗投入深水炸弹,在她原本就热度不低的话题区掀起了滔天巨浪。
#徐莹洁拒绝合作# 这个词条,以坐火箭的速度冲上了热搜榜首。
#洁哥不是哥 刚# 紧随其后。
#三位大佬联手护洁# 也成了热门话题。
舆论的风向,在她毫不示弱的姿态和三位重量级男性的强硬声明下,发生了惊人的逆转。
【卧槽!洁哥牛逼!这回应太解气了!】
【拒绝合作!说得太好了!凭什么要按别人的剧本活!】
【路转粉了!这姐们儿太飒了!有实力就是有底气!】
【看到没?陆总、顾夜、韩阳都站出来支持她!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那些骂学术妲己的打脸不?人家是凭本事交的朋友!】
【这才是现代独立女性该有的样子!爱了爱了!】
之前那些不堪入目的污蔑和嘲讽,迅速被支持和赞赏的声音淹没。徐莹洁的社交媒体粉丝数一夜之间暴涨数百万,私信和评论区充满了鼓励和彩虹屁。连带着她工作室的账号、“洁哥不是哥”的游戏ID,都受到了空前的关注。
苏念抱着平板电脑,在她家沙发上兴奋地打滚:“啊啊啊!洁哥!你火了!真正意义上的出圈大火!现在全网都在夸你刚!夸你飒!夸你是反PUA斗士!”
徐莹洁看着手机里爆炸的信息,有点懵。她只是把自己想说的话说了出来,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这种感觉,比打完一场史诗级难度的魔王局还要……不真实。
“因祸得福,这就是因祸得福啊!”苏念激动地拍着大腿,“你现在是‘反网暴’、‘独立女性’、‘硬核技术流’的代名词了!商业价值要爆表了!”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工作室的电话和邮箱再次被塞爆。但与之前寻求合作的不同,这次的邀约质量明显上了好几个台阶。不仅有更多高端品牌寻求代言或推广,还有主流媒体邀请访谈,甚至有几个知名的女性论坛和科技峰会发来了演讲邀请,主题都与“女性力量”、“打破偏见”、“科技与人文”相关。
徐莹洁看着排得密密麻麻的日程表,感觉有点晕。她只是想好好打游戏、做内容而已,怎么一不小心,好像要成为“青年偶像”了?
而三位男性大佬那边的“支持”,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陆璟琛的支持最直接有效。他直接将一份拟好的、条件极其优厚的股权激励方案放到了徐莹洁面前,旨在将她的工作室更深地绑定在他的商业帝国战车上。“你的个人品牌价值已经凸显,这是你应得的。”他的语气不容拒绝。同时,他默许了沈墨以“战略顾问”的名义,更加频繁地出入工作室,美其名曰“协助处理暴涨的业务”,实则……大家都懂。
顾夜的支持则更加浪漫化和大众化。他在一次重要的音乐颁奖礼上,荣获最佳男歌手奖,发表感言时,他特意说道:“……最后,我想感谢一位特别的朋友。她让我看到,无论在任何领域,坚持自我、拥有不合作的勇气,是多么珍贵和闪耀的品质。这首歌,送给她,也送给所有勇敢做自己的人。” 随后,他演唱的正是那首《Final Round》。这一幕通过直播传遍全网,再次将徐莹洁推上热议高峰,CP粉狂欢不已。
韩阳的支持则延续了他知性深沉的风格。他在最新一期的专栏中,以徐莹洁的事件为引,撰写了一篇题为《“不合作”的尊严:论个体在舆论洪流中的自我持守》的长文,深刻剖析了网络时代的舆论暴力与个体尊严的扞卫,文章旁征博引,思想深刻,被各大官媒和知识平台转载,极大地提升了徐莹洁事件的社会意义和格调,让她收获了众多高知粉丝。
徐莹洁感觉自己像被三股强大的暖流(或者说洪流)托举着,身价、名气、社会认可度都在飞速攀升。但她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这种被架在聚光灯下、被贴上各种标签的生活,真的是她想要的吗?
晚上,她和苏念还有(被苏念强行拉来的)沈墨一起吃火锅。沈墨一边涮着毛肚,一边笑嘻嘻地说:“小洁洁,你现在可是香饽饽了!老陆那边恨不得把你供起来,顾夜那边明晃晃地示爱,韩大佬那边直接把你上升到了哲学高度!怎么样?有没有一种走上人生巅峰的感觉?”
徐莹洁捞起一筷子肥牛,叹了口气:“巅峰没觉得,只觉得脚底下踩的不是地,是棉花,随时可能掉下去。”
苏念深有同感地点头:“我懂!以前是怕没人关注,现在是怕关注太多!你说你现在出个门,是不是都得戴墨镜口罩了?”
沈墨不以为意:“怕什么?这是好事!名气就是资本!趁着这波热度,赶紧把事业做大做强!我跟老陆说了,可以帮你策划一轮更大的宣传……”
“停!”徐莹洁打断他,放下筷子,表情认真,“沈墨,苏念,我有个想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