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胜利的喜悦还没持续多久,总导演那标志性的、带着搞事意味的笑容就再次出现在屏幕上。所有参赛者被重新召集到演播厅,气氛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凝重。
“恭喜各位成功晋级!”导演的开场白一如既往地充满激情,但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心里一沉,“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第三轮——‘压力测试’!这也是决赛前的最后一轮淘汰赛!”
大屏幕上打出规则:
主题:24小时真实营业挑战
内容:参赛团队需在节目组指定的真实商业场地,进行连续24小时不间断营业。期间将面对未知的客流量、突发状况及节目组设置的‘特别任务’。最终根据营业额、顾客满意度、团队协作及危机处理能力综合评分,末位淘汰。
“24小时?!真实营业?!”
“还有特别任务?!”
其他参赛团队发出哀嚎,这简直是魔鬼赛制!
徐莹洁也倒吸一口凉气。这不仅仅是体力和精力的极限挑战,更是对团队综合运营能力的终极考验。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台下席位上的四位大佬,他们的表情也前所未有的严肃。
“现在,公布各队的营业场地!”导演按下按钮,大屏幕上快速滚动后停下。
徐莹洁团队对应的场地是——海市着名的“不眠”文创街区·03号铺!
这是一个位于城市年轻人夜生活聚集地的临街店铺,面积适中,但意味着他们将直面夜间庞大的、需求各异的客流量。
“此外,”导演的笑容加深,“本轮,‘梦想助力官’们将不再提供场外指导。他们将以 ‘神秘临时工’ 的身份,随机出现在各队的营业现场,体验并‘协助’工作!他们的表现,也将计入团队评分!”
话音刚落,镜头立刻给到四位大佬特写。陆璟琛眉头微蹙,顾夜一脸“好玩”的兴奋,韩阳略显无奈地推了推眼镜,秦屿则嗤笑一声,仿佛在说“这有什么难的”。
徐莹洁心里咯噔一下。让他们来当“临时工”?还是随机的?这哪里是协助,分明是增加了四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没有太多准备时间,各队立刻出发前往指定场地。徐莹洁团队到达“不眠街区”03号铺时,发现这是一个空置了一段时间的毛坯空间,只有基础水电。
“24小时…从零开始布置还要营业…”苏念看着空荡荡的店铺,声音发颤。
“没时间抱怨了。”徐莹洁强行镇定下来,拍了拍手,“阿杰,带人立刻测量空间,规划功能区!小琳,联系节目组指定的供应商,以最快速度把基础设备和物料清单上的东西送过来!念念,跟我一起细化24小时营业的流程和应急预案!”
团队像上了发条的齿轮,迅速转动起来。他们决定延续“找回消失的附近”的核心概念,将这个临时空间打造成一个“24小时灵感补给站”。划分出快速游戏体验区、轻食饮品区、安静阅读角以及一个可以随时变换功能的小型活动区。
物资陆续送达,团队成员们开始争分夺秒地布置。搬运、组装、调试设备、摆放装饰……每个人都忙得满头大汗。徐莹洁更是身先士卒,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顶,同时还要统筹全局。
就在店铺初具雏形,团队稍微能喘口气时,挂在门口的铃铛响了——营业正式开始!
第一批客人涌了进来,是对街区好奇的年轻人。点单、介绍、服务……真正的考验开始了。
然而,更大的“考验”很快降临。
晚上八点,客流高峰时段,一个高大的身影推开店门,戴着棒球帽和口罩,但熟悉的气场让徐莹洁心里一紧。
他径直走到忙碌的徐莹洁面前,压低声音:“老板,招临时工吗?”
是陆璟琛!
徐莹洁差点把手里的订单捏皱。她看着眼前这位身价千亿、习惯发号施令的集团总裁,艰难地开口:“…招。主要负责…点单和收银?”
陆璟琛看了一眼那套简单的点单系统,面无表情地点点头:“可以。”
于是,接下来的画面让所有观众(以及店里偷偷围观的顾客)目瞪口呆。
陆璟琛站在收银台后,身姿挺拔如松。有顾客来点单,他言简意赅:“要什么?”语气不像服务生,更像是在进行商业谈判。
顾客被他强大的气场震慑,小心翼翼地点了杯咖啡。
陆璟琛熟练(?)地操作点单机,然后精准报出金额:“28。扫码还是现金?”整个过程效率极高,但毫无感情色彩,仿佛一台人形点单机器。
更绝的是,他会顺便观察店内客流,对徐莹洁提出建议:“A区动线拥堵,建议调整桌椅间距。B区灯光过暗,影响顾客体验评分。”
徐莹洁:“……好的,陆…临时工。”
【哈哈哈哈陆总不愧是陆总,打工都在做效率优化!】
【顾客:我当时害怕极了!】
【洁哥:我心好累!】
陆璟琛的“高效”服务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直到他被一个认出他的粉丝缠住签名合影,才被徐莹洁以“不能影响其他顾客”为由,调去后台核对库存——这个工作显然更符合他的特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