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陨石坑御辐,莲心抗异能
芒种的陨石坑还带着灼人的余温,坑底的黑石泛着幽蓝的光,正午时能把鸡蛋晒得半熟,夜里却冷得结霜,空气里飘着股金属烧过的怪味。这里的土被陨石辐射染得发灰,埋在地下的石头会自己发热,还能吸走周围的光,地热谷的抗温泉籽种下去,叶片没几天就被辐射蚀得发脆,根须碰着发热石就焦成了炭——可今天,坑边的背阴坡却冒出了片暗紫,是莲心社送来的“抗辐籽”从灰土里钻了出来。暗紫色的叶片边缘呈锯齿状,像排小盾牌,叶肉里藏着“吸辐丝”,周医师说那是“天然过滤器”,能把辐射吸进丝里封存,根须缠着不发热的白石生长,分泌出黑褐色的“防辐胶”,既隔热又能挡辐射,茎秆上长着层绒毛,能把吸来的光转化成微弱的绿意,叶心藏着个紫黑色的花苞,像握着颗能镇住辐射的黑珍珠。
“真能在辐射地里活!”坑主穿着件缝了铅片的皮袄,蹲在背阴坡边,手里拿着块测辐石——这石头遇强辐射会发红,往抗辐籽的根须边一放,石头只泛了点淡粉,“周医师说这防辐胶是‘辐射隔离罩’,比铅板还管用,俺先前还怕它被辐射烂成泥,现在看,就是贴着发热石长,它也能自己护着叶!”他儿子背着个藤筐,里面是从地热谷学来的“阻辐浆”,正往灰土里撒,灰黑色的粉末落在地上,立刻形成层硬膜,膜上慢慢渗出银色的结晶——那是被吸附的辐射微粒,“你看这浆,加了抗温泉籽的抗硫胶粉末熬的,能帮着吸辐丝存辐射,还能保住根须不被发热石烫坏,比往土里埋铅块强——铅块在这怪土里会生锈,这浆越晒越结实。”
林默站在坑边的观星台,脚下的木板垫着三层厚毡,防辐射还隔热。他身边的木箱里装着新铸的“抗辐章”,章面是带锯齿的暗紫叶托着紫黑苞,根须缠着白石,旁边刻着“御”字,星银的纹路在幽蓝光里泛着沉稳的光,像能把辐射都挡在外面似的。“雷去南边的幽冥谷了,”他对踩着碎石过来的坑主喊,声音被辐射干扰得有点闷,“那边的谷里不见天日,土下藏着会动的黑影,还会吸人的精气神,我让他带些‘抗影籽’——是抗辐籽和雾凇林的抗冰电籽杂交的,吸辐丝能改成吸影丝,防辐胶能挡黑影蚀,绒毛还能在暗处发光。”
黑寡妇穿的麻布衫浸过防辐液,是陨石坑的老矿工给泡的,说“能挡辐射沾皮肤”,外面罩着件缀着白石片的坎肩,防发热石的烫气,头上裹着块黑布,把脸遮得只剩眼睛,防辐射伤眼。她手里攥着捆扎着红绳的吸辐草,正往背阴坡边缘堆,草叶里藏着抗辐籽的吸辐丝标本,红绳在幽蓝光里格外显眼,像条划开辐射的界线。“这叫‘辐障’,”她对帮忙的村民说,“吸辐草是坑底唯一能活的草,能帮着吸收周围的辐射,吸辐丝标本能引着抗辐籽的根须往白石堆里扎,那里的石头不发热还挡辐射,比光秃秃的灰土安全。”她指着坑边新挖的“导热沟”,“那是按陨石坑老法子改的,把发热石周围的热气引到坑外,沟壁铺着抗辐籽的根须标本,能引着根须往沟边长,让防辐胶借着沟里的凉气增强隔热,比人扛着发热石往外扔省事多了——石头移走了,热劲就小了。”
丫丫和阿苗躲在观星台的铅棚里,棚顶的铅板能挡辐射,画纸铺在垫着防辐毡的木桌上,免得被辐射蚀坏。画纸上,抗辐籽的根须在白石缝里盘绕,吸辐丝在叶肉里像网似的铺开,导热沟的热气顺着沟壁往外排,吸辐草在坡边围成圈,像道挡辐的墙。“这是给幽冥谷的人画的,”丫丫用紫笔在画纸上标着辐射的分布,特意把抗辐籽的位置画在辐射最弱的地方,“阿苗说要标清楚‘叶带阻辐齿,根缠白石稳,沟排地热走,不怕辐射狠’,让他们知道这籽是怎么跟辐射打交道的——不是硬抗,是会吸、会挡、会借力。”
阿苗的皮包里装着本《陨石坑种药要诀》,是她和周医师根据辐射特性改的,里面记着“如何在背阴的白石堆旁播种”“怎样用吸辐草降辐射”“发热石活跃时如何给幼苗搭防辐棚”,每页都贴着带锯齿的叶片或防辐胶的标本,摸上去硬邦邦的,还带着点凉意,不像周围的灰土那样发燥。“这是给坑主的,”她把册子递过去,指着其中一页的插画,“您看这防辐棚,用白石片和铅板搭的,棚顶留着透气缝,既能挡辐射,又能让绒毛转化的光透进来,比用帆布搭的强——帆布挡不住辐射,这棚子是双层保险。”
从地热谷跟来的药农老郑,正教村民们用“抗辐取籽器”——这是老铁匠特意改的,柄是空心的铅管,里面灌着防辐液,头上的小钳带着防辐胶套,能夹起藏在防辐胶里的籽,钳口还镀了层抗辐射金属,不会被辐射蚀坏。他蹲在白石堆边,往铅管里灌了些防辐液,握着胶套把钳子伸进片灰土里,轻轻一夹就带出颗裹着黑胶的籽,“看见没?这器子上的总章印刻在铅管的防辐区,再强的辐射也盖不住,就像咱们莲心社的人,再险的地方也磨不掉骨子里的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