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带着阿斗绝尘而去,消失在血色黄昏之中。周仓伫立原地,目送其远去,心中波澜渐平。方才与赵云的对峙虽短暂,却让他真切感受到了顶尖猛将的威压。那种凝练如实质的杀气,一往无前的枪意,远非寻常炼神境可比。自己虽奇遇连连,实力暴涨,但距离这等层次,仍有差距。
“化罡……或者说,是某种更高级的真气运用?”周仓暗自思忖。赵云的气息中,蕴含着一种远超普通真气的锋锐与凝实,似乎已经触摸到了真气化形的门槛。这让他对更高境界的力量,充满了向往。
“司马,我们接下来如何行动?”石头的问话将他从沉思中拉回。
周仓环顾四周,暮色渐浓,远处的喊杀声已变得零星,长坂坡大战显然接近尾声。曹军主力想必已冲破阻碍,继续向南追杀刘备溃军。他们的袭扰任务,从战略上讲,已经完成——成功迟滞了虎豹骑的追击,为刘备军民南逃争取了宝贵时间。继续留在此地,风险将急剧增大,一旦被曹军主力回头清剿,后果不堪设想。
“任务完成,立刻撤退,返回卧牛山!”周仓果断下令。游击战的精髓在于“击”,更在于“走”。见好就收,保存实力,方是长久之计。
“是!”
队伍迅速集结,清点人数。一番激战,尖刀队和游击小队共有十一人轻伤,三人重伤(已做紧急处理),无人阵亡。战果则是焚毁曹军辎重车队一处,袭扰骑兵侧翼数次,射杀曹兵近百,更重要的是,间接促成了赵云成功救回阿斗。可谓战果辉煌,代价极小。
周仓亲自背起一名重伤员,带领队伍,借着夜色掩护,沿着来时预设的隐秘路线,向北疾行。他们避开大道,专走山林小径,行动迅捷而隐蔽。
两日后,队伍安全返回卧牛山。山寨上下见到周仓等人安然归来,且带回了曹军溃退、成功策应刘备的消息,顿时欢声雷动,士气高涨到了顶点!赵铁柱、孙瘸子等人更是激动不已,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周仓立刻下令重赏此次出征将士,厚葬阵亡兄弟(虽无人阵亡,但仪式感很重要),并亲自探望伤员,安排最好的药材救治。同时,他严令加强戒备,防止曹军可能的报复。
经此一役,周仓在卧牛山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不仅守住了山寨,更能主动出击,在关乎荆州命运的大战中发挥关键作用,甚至与赵云这等名将有了交集。士卒们看向他的目光,已不仅仅是敬畏,更带上了狂热的崇拜与绝对的信任。卧牛山周仓的名号,经此一战,必将随着逃散的刘备军民和恼怒的曹军,传遍大江南北。
然而,周仓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军议堂内,烛火摇曳。周仓与赵铁柱、孙瘸子、李锐等核心头目齐聚,分析当前局势。
“二弟,此番大捷,真是扬眉吐气!”赵铁柱依旧兴奋,“曹贼吃了这么大亏,想必不敢再小觑我等!”
孙瘸子却忧心忡忡地摇头:“赵统领,此言差矣。正因如此,我等才更需警惕。曹军主力已入荆州,襄阳已下,下一步必是肃清各地反抗势力,巩固统治。我卧牛山屡次三番与其作对,如今更是直接插手长坂坡之战,曹操岂能容我?只怕……不日便将大军压境啊!”
李锐也禀报道:“司马,据最新探报,曹操已进驻襄阳,大肆封赏降将,稳定人心。同时,已派出多路兵马,扫荡荆州北部残余抵抗。夏侯惇部似乎有向我卧牛山方向移动的迹象。另外……‘影’组织的活动,近期也频繁了许多,似乎在重新评估我们的实力。”
众人闻言,神色都凝重起来。孙瘸子和李锐的分析,切中要害。卧牛山已经从一个“疥癣之疾”,变成了曹操必须拔除的眼中钉、肉中刺。接下来要面对的,很可能是曹军主力的全力围剿!
周仓手指敲击着桌面,目光沉静。他早已料到这一步。从他决定抗曹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与这个庞然大物正面碰撞。
“孙老和李锐所言极是。”周仓缓缓开口,“曹操绝不会善罢甘休。卧牛山生死存亡之战,即将到来。但我们并非没有胜算。”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第一,地利。卧牛山险峻,易守难攻,我们经营日久,工事完备,粮草充足,足以支撑长期坚守。”
“第二,人和。经连番恶战,我军将士士气高昂,战力提升,且上下同心,皆有死战之志。更重要的是,我们并非孤军。”
他指向地图南方:“刘备虽败,但主力尚存,已退往江夏。经长坂坡一役,我们与刘备军已结下善缘。若曹军主力攻我,刘备未必不会在侧翼有所动作,牵制曹军。此乃唇齿相依之理。”
“第三,”周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军已非吴下阿蒙!尖刀队、游击战术,还有……我等的实力!”
他目光扫过众人,一股强大的自信油然而生:“曹军虽众,但想啃下卧牛山这块硬骨头,也得崩掉几颗牙!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一切优势,将卧牛山变成曹军的血肉磨盘!让他们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