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秘密来访,如同一剂强心针,也为卧牛山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周仓和赵云二人,一文一武,一内一外,开始按照诸葛亮的方略,大刀阔斧地对山寨进行整顿和扩张。
明面上,卧牛山高举“讨逆中郎将”的旗号,大张旗鼓地招兵买马,加固城防,做出全力北向、与曹军残余势力死磕到底的姿态。周仓甚至亲自率军出击,扫荡了周边几个由曹军溃兵或地方豪强占据的小型坞堡和县城,缴获了不少粮草军械,并将势力范围向西北方向扩展了数十里,兵锋直指南阳盆地边缘。这一系列动作,声势浩大,果然吸引了各方势力的目光,尤其是江东方面的疑虑似乎减轻了不少——一个一心向北、与曹军死斗的周仓,显然比一个可能南下威胁荆南的周仓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暗地里,真正的变革却在悄然进行。赵云凭借其丰富的治军经验和在刘备军中的威望,对山寨军队进行了彻底的整编和强化训练。他摒弃了以往山贼流寇式的散漫作风,引入了正规军的编制、操典和纪律。将现有兵力重新划分为锐士营(重甲步兵与精锐斥候)、陷阵营(攻坚死士)、弩箭营(远程压制)和新建的骑哨营(轻骑兵,用于侦察与机动),各营设都尉、司马,层层管辖,令行禁止。同时,他将刘备军中一些基础的内功心法和战阵合击之术,择其精要,传授给基层军官和骨干士卒,极大地提升了军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周仓则主要负责内政和秘密力量的打造。在孙瘸子的辅助下,他大力推行屯田政策,将山寨控制下的荒地分给流民和军属耕种,并引山泉灌溉,第一季便收获了可观的粮食,大大缓解了后勤压力。同时,他利用诸葛亮暗中提供的渠道和资源,秘密招募了一批工匠,在峡谷深处建立了小型冶铁作坊和兵器工坊,尝试打造更精良的铠甲和兵器。更重要的是,他授意李锐,将斥候营的功能极大扩展,不仅负责军情侦查,更肩负起向襄阳、江陵乃至许都方向渗透,建立秘密情报站的任务。一批批经过严格筛选、机敏忠诚的探子,被以商贩、流民、甚至投靠曹军的溃兵等身份,派往各地,如同一张无形的蛛网,开始悄然铺开。
然而,最核心的变化,还是发生在周仓自己身上。经赤壁之战和连番恶斗,他的【混沌罡气】已趋于大成,对力量的掌控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他深知,化罡境并非终点,其上还有更广阔的天地。尤其是在与赵云切磋交流后,他更感觉到自身在武技的“巧”与“势”上,与赵云这等千锤百炼的绝世名将相比,仍有差距。他的优势在于【混沌罡气】的诡异特性和【煞骨】的强悍防御,但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更有效、更持久的战斗力,是他必须解决的课题。
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后山峡谷的修炼之中。玄阴煞穴依旧是他快速提升实力的宝地,但他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吸纳煞气,而是开始尝试更深层次的探索。他回忆起赤壁之战时,自己将一丝玄阴煞气本源融入东风的那次冒险举动。虽然过程凶险,效果也难以量化,但却让他对“气”与“势”的结合有了模糊的感悟。
“风无形,却能借火势,成燎原之威。火至阳,遇极阴,反能爆裂升华……阴阳相济,并非简单的平衡,而是在冲突与转化中,爆发出更强的力量。”周仓盘坐于煞穴潭边,脑海中不断推演。他尝试着将【混沌罡气】中至阳至刚的一部分与玄阴煞气中至阴至寒的一部分,在体外进行极其精微的控制与碰撞。
起初,两种极端能量的接触立刻引发剧烈的爆炸,险些让他受伤。但他没有放弃,凭借【煞魂】强大的控制力和【环境洞察】的入微感知,一次次调整着比例、时机和方式。渐渐地,他能够将一丝阳罡与一丝阴煞,在指尖凝聚成一颗极不稳定的、灰黑两色气流缠绕旋转的能量小球。小球内部,阴阳二气剧烈冲突、湮灭,却又在某种奇妙的平衡下维持着形态,散发出令人心悸的毁灭气息。
【尝试阴阳煞罡融合…领悟技能雏形【阴阳煞丸】(残缺)】
【阴阳煞丸(残缺):极度压缩的阴阳煞罡混合体,内部能量极不稳定,触物即爆,威力巨大,但凝聚困难,消耗惊人,且易反噬。】
这“阴阳煞丸”的威力,周仓在无人处试验过一次,仅仅米粒大小的一颗,便将一块千斤巨石炸得粉碎!但其凝聚过程对心神和罡气的消耗也是恐怖的,以他目前的实力,短时间内最多凝聚三颗便会力竭,而且操控极其困难,一个不慎就可能未伤敌先伤己。
“杀手锏……但还远远不够成熟。”周仓并未气馁,这至少证明了他的思路是正确的。他需要更多的实战来磨砺和完善。
就在卧牛山暗中积蓄力量之际,外界的大局势也在飞速变化。
赤壁之战的影响持续发酵。曹操退回许都后,痛定思痛,一方面休养生息,巩固北方,另一方面则加紧对荆州北部残余势力的清剿和对孙刘联盟的分化瓦解。他重新启用夏侯惇、曹仁等大将,镇守南阳、襄阳等要地,并派出大量细作,潜入荆州,散布谣言,挑拨孙刘关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