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山的夜来得比往常早,暮色像浸了墨的棉絮,一点点裹住学院的红墙黛瓦。陈默推开食堂的木门时,里面只剩下零星几盏灯,李伯正坐在角落的桌子旁,用纱布擦拭着一套旧医具 —— 那是唐琳当年出任务时用过的,金属镊子上还留着一道细小的刻痕,是西格德帮她修的时候不小心划的。
“回来了?” 李伯抬头,看到陈默身上沾着的邪能灰,还有林晓晓揉着发酸的手腕,立刻起身去拿保温桶,“我留了灵脉粥,还有刚炖好的沙蓝草鸡汤,你们快喝点暖暖身子。”
保温桶打开时,淡淡的药香混着鸡汤的鲜气飘出来。林晓晓接过碗,小口喝着,鸡汤里的沙蓝草炖得软烂,刚好缓解手腕的酸痛。她看向坐在对面的赵炎,他正用筷子拨弄着碗里的粥,袖口上被邪雾灼出的小洞格外显眼 —— 下午在清溪村,为了烧散飘向邻村的邪雾,他的雷火没控制好,烧到了自己的袖子,还差点引燃柴垛。
“还在想柴垛的事?” 陈默看出了赵炎的懊恼,把自己碗里的鸡肉夹给他,“第一次遇到这种分散的邪能污染,手忙脚乱很正常,当年在北非,我还把净化符贴反过。”
赵炎抬起头,嘴角扯出一点笑,却还是有些沮丧:“可我要是能控制好雷火,就不用麻烦石头哥用岩盾挡邪雾了,他今天为了护村民,岩铠都崩了一块。”
坐在旁边的石磊正用布擦拭着岩铠的碎片,听到这话,摇了摇头:“邪能雾太散,单靠雷火确实难处理,不是你的问题。倒是晓晓,今天一个人净化了十几个村民,手腕肯定累坏了。”
林晓晓放下碗,手腕轻轻转动了一下,确实还带着酸胀感:“主要是邪能太黏,净化一个村民要比平时多耗三成灵力,最后几个都是强撑着的。要是有个辅助的,能帮我搭个小型净化阵,就能省不少力。”
这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水里,桌上的气氛突然安静下来。李伯叹了口气,把擦好的医具收进盒子:“清溪村的邪能污染不算重,可你们四个还是忙得团团转,要是遇到更复杂的任务,比如需要同时守几个灵脉点,或者有大批村民需要救治,光靠你们四个,根本顾不过来。”
陈默没说话,只是看着碗里的灵脉粥。他想起唐琳在的时候,每次出任务,她都会提前搭好大范围的防御符阵,西格德则会准备好一堆辅助符文石,李伯也会跟着,负责处理伤员。可现在,符阵没人搭,辅助符文石没人做,医修也只有李伯能帮忙,可他年纪大了,不能总跟着跑外勤。
“其实……” 林晓晓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今天在清溪村,我看到有村民因为等不及净化,偷偷用井水擦脸,结果邪能加重了。要是有个专门的医修跟着,就能先给村民做初步处理,不用让他们等那么久。”
赵炎也跟着点头:“还有符阵,我觉得咱们得有个能搭辅助阵的人,不然每次都靠晓晓一个人,她手腕早晚要累出问题。我雷火虽然能打,但要是有人能帮我用符文石控住邪能,我就能把雷火集中在邪源头,不用分散着烧雾了。”
石磊放下岩铠碎片,看向陈默:“默哥,咱们是不是该跟张掌门提提,补两个队员进来?比如医修和符阵辅助,这样以后出任务也能更稳妥些,别再让大家这么吃力了。”
陈默抬起头,目光扫过桌上的每个人 —— 林晓晓眼底的疲惫,赵炎的懊恼,石磊手上的薄茧,还有李伯担忧的眼神。他想起唐琳和西格德牺牲后,张道玄问过他要不要补员,当时他觉得四个人能应付,可经过清溪村这一遭,他才明白,缺的不只是两个人,更是能让小队正常运转的 “齿轮”。
“明天我去找张掌门说,” 陈默的声音很轻,却带着笃定,“补员不是为了轻松,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村民,也保护咱们自己。唐琳和西格德要是在,肯定也会同意的。”
吃完晚饭,四人一起往宿舍走。灵脉泉的水面泛着淡淡的月光,泉边的石凳上,还放着林小满白天忘在这里的一个布包 —— 里面装着她临摹的唐琳符阵图,还有一块磨了一半的符文石。
“这丫头,天天在这里练符阵,” 林晓晓拿起布包,笑着说,“上次矿洞任务,她用西格德的旧符文石帮了不少忙,符阵天赋挺高的。”
赵炎凑过来看了看符阵图:“画得还挺像模像样,要是她能加入,说不定能帮晓晓搭阵。”
石磊也点头:“新弟子里还有个叫苏禾的,跟着李伯学医,上次林小满受伤,就是她帮忙处理的伤口,手很稳。”
陈默接过布包,指尖拂过符阵图上的铅笔痕,想起唐琳当年也是这样,一点点临摹前辈的符阵图,从生涩到熟练。他轻声说:“要是补员,就从这些踏实的新弟子里选,不仅要看本事,更要看有没有守护的心。”
回到宿舍,陈默翻出一个旧笔记本 —— 这是唐琳当年的小队日志,第一页写着 “小队成员:陈默(队长)、唐琳(符阵)、西格德(符文)、赵炎(雷火)、石磊(岩防)、李伯(医修)”,后面还画着一个简单的分工图。他翻到记录清溪村类似任务的一页,唐琳写着 “今日任务:净化灵脉井邪能,村民 12 人需处理,分工:我搭阵,西格德辅助控邪,李伯医修,陈默守源头,赵炎、石磊护村民,效率高,无人受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