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觉得,自己大概是全宇宙最“敬业”的COO(首席运营官)了。当“公司CEO”唐龙还在为“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本能地倾向于“打打杀杀”的粗放式扩张,甚至差点在堪称混乱的“团队建设活动”(唐龙的生日无遮大会)上被热情过度的“女员工”们“深度关怀”以致于差点引发管理危机之时,他,高洋,已经拿着电子板,开始在脑海中疯狂构思并初步草拟《KD-73星域根据地(原基地)向无乱星系发展战略初步可行性分析报告V0.1(草案)》了。
当然,这份报告目前还只存在于他的脑细胞和随身的电子板备忘录里,连雏形都算不上。毕竟,当陈抗那支规模不大但明显科技含量超标的舰队抵达,那艘漆黑涂装、线条凌厉、散发着冰冷压迫感、被唐龙凭着第一印象随口命名为“陨石号”的X级战舰,如同蛰伏的星空巨兽般缓缓停泊在基地主要通道口时,整个KD-73基地的注意力,从最高指挥官唐龙到最基层的工程兵,都被这强大的“新玩具”牢牢吸引了过去。
高洋也不例外。他站在略显杂乱的迎接队伍里,推了推并不存在的眼镜(习惯动作),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上下打量着“陨石号”。内心的小算盘噼啪作响:“这‘硬件配置’……看那主炮口径,看那引擎喷口设计,看这整体隐形涂层和模块化装甲接缝……陈抗这‘独家供应商’提供的‘标准配置包’也太顶配了吧?这哪是给我们这种‘初创公司’的‘入门级装备’?这性能,这做工,放在地球时代,简直是能让五大流氓打破头的‘战略级武器平台’!唐龙这‘老板’的面子(或者说那不讲道理的主角光环)也太好用了点,这‘融资’能力,堪比拿了无限额度的黑卡啊!”
当唐龙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大孩子,兴冲冲地跟着陈抗去参观“陨石号”的内部,女兵们欢呼雀跃地去清点随舰运来的、堆积如山的各类物资,工程队则摩拳擦掌、热火朝天地开始按照新战舰的需求和未来规划改造基地基础设施时,高洋却异常冷静。他悄悄拉住了负责内务和后勤的尤娜、负责军事训练的莎丽,以及心思缜密、开始显露出情报分析天赋的凌丽,找了个暂时还没被工程机器人和兴奋人群占领的、相对安静的备用仓储区角落,开了个简短的、非正式的“战略方向研讨会”。
“各位,刚才陈抗和司令的谈话,信息量很大,值得我们仔细咀嚼。”高洋开门见山,语气是工作中罕见的严肃,暂时收起了那套职场油条的调侃,“无乱星系,一个由成千上万大小势力构成、政治制度从原始部落到寡头共和五花八门、几乎时刻处于低烈度战争与结盟动态平衡中的‘超级混乱市场’。对我们‘大唐’而言,这既是巨大的挑战,也隐藏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尤娜捋了捋额前因为忙碌而散落的发丝,点了点头,她刚才也隐约听到了陈抗对无乱星系的描述:“高参谋,你的意思是,我们未来走出这片陨石带的方向,应该优先定在无乱星系,而不是杀回万罗联邦那个烂摊子,或者去碰银鹰帝国的霉头?”
“从‘战略性赛道选择’和‘机会成本’角度综合分析,是的,无乱星系是目前的最优解,甚至可能是唯一可行的出路。”高洋用肯定的语气说道,同时在空中虚点,仿佛面前有一张无形的星图,“万罗联邦已是泥潭深陷,军阀割据,海盗横行,背后还有陈昱、林南那种老狐狸搅风搅雨,我们这点刚刚起步的力量进去,要么被当成肥肉分食,要么成为众矢之的,性价比极低。银鹰帝国情况不明,但帝都爆炸,皇子夺嫡,水太深。而无乱星系,虽然混乱得像一锅煮沸的粥,但其底层规则相对‘简单透明’——实力为王,成王败寇。而且,正因为其势力林立、相互牵制的独特政治生态,以及可能存在的外部大国博弈阴影,反而给了像我们这样有潜力、有特色的小势力生存、周旋乃至崛起的缝隙。陈抗提到的‘中州星域’和其中的‘唐家’,听起来像是个不错的‘初期切入点’和‘跳板’。”
莎丽抱着手臂,冷静地分析:“投靠一个本地势力,积累实力,然后……在内部寻找机会,取而代之?”她的话语直接而精准,带着军人特有的利落。
“可以这么理解,这是一种高效的风险控制策略。”高洋赞许地点头,用了一个更现代化的比喻,“这在商业上叫 ‘借壳上市’(Reverse Merger)。充分利用目标公司(中州星唐家)现有的‘平台资源’(势力框架、人口基础、地理位置)和‘市场合法性’(被无乱星系各方势力默许存在的身份),快速积累我们自身的‘核心资本’(功勋、声望、实际控制力、人才),并在内部矛盾激化或外部机会来临时,实现关键的‘控股权转移’(夺取实际领导权)。这比我们在一片完全陌生、没有任何根基的星域白手起家,从零开始搞‘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要高效得多,前期风险也相对可控。本质上,是‘以时间换空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