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巷那名取走树洞物件的宫女,名唤柳儿,入宫八年,平素沉默寡言,负责浆洗杂役,毫不起眼。暗卫对其进行了严密监控,发现她每隔三日,便会借故前往浣衣局后的一处废弃水井旁,将一枚用油纸包裹的细小铜管投入井壁的裂隙中。不久后,便会有一名负责采买杂物的小太监,在取水时“无意间”将铜管取走。
线索指向了宫外。那名小太监出宫后,会将铜管辗转交给西市一家名为“墨香斋”的书铺伙计。而“墨香斋”,经过沈明轩的市井网络核实,其背后的东家,与之前被查抄的“凝香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资金同样流向西山前朝皇庄!
“飞蛾”的网络,竟如此盘根错节,深植于宫禁与市井之间!
慕容翊伤势稍有好转,便不再终日卧床。他移至书房,听取玄七的禀报,脸色沉静,唯有眸底深处凝结着化不开的寒冰。
“顺着这条线,继续往下挖。”他声音低沉,“不要打草惊蛇,摸清他们所有的联络节点和最终接头人。另外,那个柳儿,暂时不动,但要查清她在宫中的所有关系,尤其是……她与高位妃嫔或女官有无关联。”
他怀疑,一个低等宫女,未必有胆量和能力参与如此重大的阴谋,其背后必有指使。
沈玲珑这边,对宫内账目的审计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她发现,除了内承运库流向“凝香坊”的异常款项外,宫中负责器物修缮的“营造司”,在近三年间,也有数笔账目存在问题。有几笔用于“修缮宫苑石雕”的拨款,最终支付的工匠名单中,混入了几名并非在册的工匠,而这几人,经查证,竟与楚怀瑾当年在西山设立的秘密工坊有关联!
楚怀瑾的触手,竟然早已伸入了宫廷的日常修缮之中!他们利用修缮的机会,在宫中做了什么?
沈玲珑立刻调阅了那几处所谓“修缮”宫苑的档案和图纸,重点核查“兰台藏书阁”及“幽兰苑”附近区域。
终于,在一份关于“兰台藏书阁”附近一处假山“加固”的记录中,她发现了端倪。记录显示,工匠在假山内部发现了“空洞”,并进行了“填实加固”。但核对物料清单,用于“填实”的并非寻常的土石,而是大量价格不菲的“青膏泥”和少量“铁汁”!
青膏泥防水防潮,铁汁坚固……这不像是在填洞,更像是在……密封什么东西?或者说,打造一个隐蔽的储藏空间?
一个大胆的猜想在沈玲珑脑中形成:高永最初将玉玺藏于兰台偏殿,但后来或许因风声渐紧,或者因楚怀瑾的指示,利用“修缮”假山的机会,将玉玺转移并密封在了假山内部!而那个树洞传递的信息,或许就是关于假山藏匿点的确认或转移指令!
她立刻将这一发现告知慕容翊。
“假山……”慕容翊目光锐利,“兰台附近的假山……具体位置?”
“根据图纸,位于藏书阁东南角,临水而建,名为‘翠微峰’。”沈玲珑指向摊开的地图。
“今夜子时,动手。”慕容翊当即立断,“不能再等,以免对方再次转移。”
是夜,月隐星稀,正是行动的好时机。
慕容翊伤势未愈,本不宜亲自行动,但他执意前往。沈玲珑劝阻无效,只得与他同行,玄七率领最精锐的暗卫随行护卫。
一行人避开巡逻路线,悄无声息地抵达兰台藏书阁东南角的“翠微峰”。这座假山嶙峋陡峭,藤蔓缠绕,在夜色中如同蛰伏的巨兽。
根据图纸标示和沈玲珑对账目的分析,藏匿点很可能位于假山临水一侧、靠近基座的位置。那里有几块看似随意堆叠、实则缝隙异常的巨石。
暗卫上前,小心翼翼地检查。果然,在其中一块巨石的底部,发现了一道几乎与岩石纹理融为一体的、细微的接缝!接缝处用特制的泥灰封死,若非刻意寻找,绝难发现。
玄七取出特制的工具,灌注内力,沿着接缝缓缓切入。泥灰被一点点剔除,露出了里面冰冷的金属内壁——这竟是一扇伪装成岩石的金属小门!
门上没有锁孔,只有一个奇特的、如同星盘般的旋转机关,上面刻着精细的刻度与符号。
“是机关锁。”玄七检查后,面色凝重,“结构复杂,强行破开会触发自毁装置。”
慕容翊上前,仔细观察那星盘机关。他对机关之术虽不精通,但行军布阵,对地形图、方位极为敏感。他注意到星盘上的刻度,似乎与周天星斗的某种排列对应。
“子时三刻,角宿当空。”他忽然低声说了一句,那是夜观天象时常用来定位的时刻与星宿。
沈玲珑心中一动,立刻明白过来。楚怀瑾痴迷星象,“浑天仪”便是明证。他设计的机关,很可能与星象时序有关!
她抬头望向夜空,仔细分辨着星辰的位置,再对照那星盘上的刻度。
“王爷,请向左转动三格,再向上两格……”她凭借对数字和方位的敏锐,结合星图,快速推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