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争议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过后,湖面复归于平静,至少表面如此。海政司在摄政王与皇帝不容置疑的支持下,各项工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周廷儒等清流的反对,反而像一块磨刀石,让沈玲珑和她的团队更加清醒与坚定——他们必须用无可辩驳的成果,来封住所有质疑的声音。
星轨仪核心的成功,为这一切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墨衡带领技术局工匠,在原型基础上,开始了艰苦的小型化与实用化攻关。而厉寒统领的航海局,则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海政司成立后的第一次主动海外巡航。
此次巡航的目标明确而谨慎:并非前往危机四伏的“归墟”核心区域,而是在其外围,依托星轨仪原型进行长距离导航测试,同步测绘更精确的海图,并监测“归墟之门”封印区域的能量逸散情况。船队规模不大,仅由经过加固和改装的“破浪号”以及两艘配备轻型弩机、速度见长的护卫舰组成。玄七亲自挑选了情报局的数名好手随行,负责记录沿途水文、气象及任何异常迹象。
出发前夜,慕容翊亲临海政司码头。他没有多言,只是将一枚雕刻着蟠龙与海浪纹样的玄铁令牌交给沈玲珑——这是能直接调动帝国所有沿海资源,乃至在紧急情况下命令水师配合的“海王令”,权限更在之前的龙符之上。
“放手去做。”他看着她,夜色中他的眸光比星辰更亮,“帝都,有我。”
沈玲珑握紧那枚沉甸甸的令牌,感受着其上冰冷的纹路和背后灼热的信任,重重点头。
翌日,晨光熹微中,三艘舰船扬起风帆,驶离定海港,再次投入那片浩瀚无垠的蔚蓝。与上次远征的悲壮与未知不同,这一次,船上弥漫着一种更为沉稳、自信的气氛。每一位船员都知道,他们肩负着验证帝国未来航海技术、监控潜在威胁的使命。
航行的最初几日顺风顺水。碧空如洗,海波不兴。安装在“破浪号”指挥舱内的星轨仪原型(一个尺寸缩小至脸盆大小,但结构依旧精密的版本)稳定运行着。其核心晶石缓缓自旋,散发出柔和而恒定的辉光,周围多层金属环无声运转,始终指向一个极其精确的方位。依靠它的指引,船队沿着一条效率最高的航线,迅速远离海岸线,向着目标海域靠近。
厉寒与经验丰富的老水手官不断对比着星轨仪指向与传统观星、罗盘的结果,脸上的惊叹之色越来越浓。在远离陆地的深海,地磁常有微妙扰动,观星亦受天气影响,但星轨仪的指向却始终如一,没有丝毫偏差。
“神器……真乃航海之神器!”老水手官抚摸着冰凉的仪器外壳,激动得声音发颤。
沈玲珑心中亦感欣慰。技术的价值,正在这茫茫大海上得到最直接的体现。
然而,深蓝的试炼从不只有风平浪静。进入预定巡航区域后,天气开始变得莫测。突如其来的风暴考验着船只的坚固与船员的操舵技术;浓密的海雾则挑战着导航的极限。每当此时,星轨仪那稳定不变的指向,便成了船队在迷茫中最重要的依靠。
在接近“归墟”封印区域外围时,玄七等人装备的、由技术局特制的、能微弱感应能量波动的简易罗盘,开始出现持续而轻微的震颤。越靠近封印中心方向,震颤越是明显。
“能量逸散确实存在,但非常微弱、稳定,与夫人您描述的封印状态相符。”玄七向沈玲珑汇报,“目前来看,封印是牢固的。”
这算是一个好消息。船队沿着封印区域外围进行弧形巡航,绘制着精细的海图,记录着每一处暗流、每一座礁石。期间,他们遭遇了几次小股的海盗船,对方见帝国舰船队形严整、装备精良,大多远远窥探后便迅速逃离,未敢靠近。
直到巡航的第十日。
当时正值黄昏,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血色。了望手突然发出急促的警报——右前方发现一艘船!一艘造型奇特、通体漆黑、船帆上绘着扭曲星辰图案的快船,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如同幽灵般切入他们的航线!
那船的风格,与之前在迷雾岛外围遭遇的敌船极为相似,但似乎更小、更快,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诡异感!
“是‘尊者’的人!”厉寒瞬间判断,眼中厉芒一闪,“全体戒备!弩炮准备!拦住它!”
命令迅速传达。三艘帝国舰船立刻调整阵型,如同张开的钳子,向那黑色快船包抄过去。弩炮绞盘发出沉闷的声响,巨大的箭矢对准了目标。
那黑色快船似乎并不打算硬拼,它灵巧地在波浪间穿梭,利用速度优势,试图从舰队的缝隙中穿过,其目标,赫然是船队后方、承载着星轨仪原型的“破浪号”!
“他们的目标是星轨仪!”沈玲珑心中一凛。消息是如何走漏的?还是对方仅仅是通过能量感应,察觉到了“破浪号”上有着不寻常的东西?
“不能让它靠近‘破浪’!”厉寒怒吼,“放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