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舌战群儒计 金殿暗布募捐局(下)
九殿下(依旧笑着,语气却带着几分压迫):哦?是吗?那为什么那些商铺的掌柜们,每个月都要拿着账本去二皇子府对账?为什么商铺里的伙计都说,他们是二皇子殿下的人?”他顿了顿,从袖中掏出一叠纸,轻轻放在桌案上,“这是李德全刚查到的证据,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那些商铺的归属,还有每个月给您府上送银子的记录,您要不要看看?”
二皇子(看着桌案上的纸,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手指紧紧攥着拳,指节泛白,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他没想到九殿下竟然查得这么清楚!那些商铺确实是他的,只是他一直瞒着皇上,没想到今天被九殿下当众戳穿了!)
九殿下(又看向户部尚书,语气带着几分嘲讽):户部尚书大人,听说您的儿子在京城开了一家典当行,里面收的都是些来历不明的宝贝,光是一件唐代的青花瓷瓶,就卖了五万两银子。您还在钱庄里存了几十万两银子,每年的利息就有上万两。您说您家里清贫,只能捐三千两银子,老臣实在是替您脸红啊。
户部尚书(吓得腿都软了,差点从椅子上滑下去,声音带着几分颤抖):殿……殿下,您别听别人胡说!那些都是我儿子自己做的生意,跟我没关系!我钱庄里的银子,都是我攒了一辈子的俸禄,不是什么不义之财!
九殿下(拿起桌案上的纸,轻轻晃了晃,语气带着几分严肃):各位大人,这些证据,都是李德全花了一上午的时间查出来的,每一条都有据可查,绝对不是谣言。你们说你们家里不富裕,说你们只能捐这么多银子,可你们的家产,比朕的国库还要丰厚!江南的百姓们在水里泡着,在房梁上冻着,在啃树皮挖草根,而你们却在这里藏着掖着,舍不得拿出一点银子来救他们!你们对得起皇上的信任吗?对得起江南的百姓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
(殿内一片死寂,官员们都低着头,不敢说话。丞相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手里的茶杯在微微颤抖;二皇子的脸涨得通红,却不敢再反驳;户部尚书的额头上布满了冷汗,后背都湿透了。)
皇上(从内殿走了出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手里拿着一份奏折,狠狠摔在桌案上):好!好得很!朕真是没想到,你们竟然藏了这么多家产!朕让你们捐款救灾,你们却在这里哭穷,一个个都把朕当傻子耍!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带着几分愤怒):丞相!你说你家里不富裕,可你的家产比朕的还要多!你拿着朝廷的俸禄,吃着百姓的粮食,却不为百姓办事,你对得起你身上的官服吗?
丞相(吓得立刻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声音带着几分哭腔):皇上!老臣知错了!老臣一时糊涂,才隐瞒了家产!老臣愿意捐五万两银子,弥补自己的过错!
皇上(又看向二皇子,语气带着几分失望):老二!你是朕的儿子,朕一直对你寄予厚望,没想到你竟然瞒着朕藏了这么多家产!你府里的宝库,江南的商铺,你以为朕不知道吗?朕只是不想戳穿你,希望你能自己醒悟!可你倒好,朕让你捐款救灾,你却只捐两万两,你对得起江南的百姓吗?
二皇子(也跪倒在地,头埋得很低,声音带着几分愧疚):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愿意捐十万两银子,再把江南的商铺都捐出来,用来给百姓们重建家园!
户部尚书(见丞相和二皇子都认了错,也赶紧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皇上!老臣也知错了!老臣愿意捐三万两银子,再把钱庄里的银子都取出来,用来买粮食和药品,支援江南救灾!
(其他官员们见了,也纷纷跪倒在地,争先恐后地提高自己的捐款数额——有的说捐五万两,有的说捐十万两,有的甚至说愿意捐出自己一半的家产!)
九殿下(见目的达到了,心里松了口气,对着皇上躬身行礼):父皇,各位大人都愿意为江南的百姓们尽一份力,这是江南百姓的福气,也是大渝的福气。儿臣建议,把各位大人捐的银子都交给户部管理,由户部派人亲自送到江南,确保每一分银子都用在百姓身上。
皇上(点了点头,脸色缓和了些,语气带着几分赞许):好!就按九儿说的办!户部,你要好好管理这些银子,要是敢有半点克扣,朕定不轻饶!
户部尚书(连忙磕头):老臣遵旨!老臣定当尽心尽力,确保每一分银子都用在正途上!
皇上(又看向众人,语气带着几分严肃):你们捐的银子,朕会记在功劳簿上,等江南的灾情缓解了,朕会论功行赏。但你们要记住,这次只是一个教训,以后要多为百姓着想,少为自己谋私利!要是再让朕发现你们藏私,定斩不饶!
众人(齐声磕头):臣(儿臣)遵旨!
(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挥了挥手):好了,都起来吧!九儿,你继续负责救灾的事,有什么需要,随时跟朕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