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住了胖子,等哥们真发达了,一定给你买一年份的肯德基……”他小声嘀咕,心里那点负罪感很快被即将行动的兴奋和对未知的紧张压了下去。
傍晚时分,两人在约定的地铁站口碰头。
陆铭看着胖子的造型,差点没背过气去。
赵胖子同志显然对“户外探险直播”有什么误解。他头上绑着一个山寨的GoPro,脖子上挂着一个巨大的、用来唱K的麦克风,说是能收环境音,身上穿着一件极其骚包的荧光绿冲锋衣,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登山包,包里面叮当作响,不知道装了什么,手里还拎着一个巨大的三脚架。整个人看起来不像去探险,像是要去参加《男生女生向前冲》或者给哪个夜市开业唱堂会。
“怎么样?铭砸,专业不?”胖子得意地转了转身,荧光绿在夕阳下格外刺眼,“这气势!这装备!流量密码拿捏了!”
陆铭捂着脸:“胖爷……咱是去探索,不是去给外星人发射信号……你这身也太‘亮眼’了,生怕别人找不到我们是吧?”
“你懂啥!这叫视觉冲击力!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胖子不以为意,反而打量了一下陆铭——普通牛仔裤,连帽衫,一个旧背包,寒酸得像是在逃难民。
“铭砸,不是我说你,你这形象管理也太不到位了!一点节目效果都没有!来,把我备用的话筒别你领子上!”
“别别别!我这样就挺好!低调!低调才能发现细节!”陆铭赶紧摆手拒绝,生怕自己也变成行为艺术的一部分。
两人吵吵闹闹地上了前往郊区的最后一班公交车。车上人很少,售票大妈看着胖子那身行头,眼神里充满了对智障儿童的关爱。
与此同时,一辆伪装成通讯维修车的异管局第三特勤队指挥车悄悄停在路边。
车内空间逼仄,闪烁着各种仪器的冷光...
秦卫疆抱着胳膊,眉头拧成一个川字,盯着面前最大的那块显示屏。屏幕上,一个代表陆铭生命体征的微弱信号点,正以一种时断时续、飘忽不定的方式,朝着城西那片被标记为73号模糊区的郊区移动。信号的定位精度已经严重下降,只能显示大致方向。
技术员小刘,也就是被内部称为百灵鸟的那位,正噼里啪啦地敲着键盘,试图稳定信号,嘴里叼着根能量棒,含混不清地汇报:
“秦队,目标已进入73区‘外围畸变区’。生命体征信号……很不稳定,像是在强干扰里游泳。心率、肾上腺素等基础数据还能断续传回,但定位信息已经失效,环境监控……更是想都别想。”
“干扰模式分析?”秦卫疆问。
“和档案记录一致,” 百灵鸟切换屏幕,调出一组复杂的波形图,“复合型干扰场。‘外围畸变区’主要扭曲电磁信号和灵能探测,GPS、无人机进去就废。我们的‘谐振传感器’专为这种环境设计,靠的是量子纠缠般的超距感应原理,信号极简,所以还能勉强传回点生命数据,但也就只剩基础数据了,而且随时可能完全中断。”
她指了指屏幕上雪花遍布的监控窗口,一脸晦气: “您看,高精度灵能粒子成像和远程监控完全抓瞎!无人机上次进去直接失联!仿生机械鼠?信号断断续续传回来的全是抽象派画作!越往里走,干扰越强,到了‘核心混淆区’,据说连时间和空间感知都会错乱,那才是真正的‘信息黑洞’。”
“根据能量波动模型和历史数据,” 百灵鸟切换到一堆令人眼花缭乱的曲线图,“73区内部存在一个强度不稳定的‘认知混淆场’和‘电磁畸变区’。简单说,就是普通人进去容易迷路,电子设备进去容易罢工,属于那种‘我们知道那里有东西,但具体是啥我们看不清’的鬼地方。我们之前几次尝试深入布控,结果不是设备集体抽风,就是外围人员回来报告说‘好像做了个梦,啥也没记住’。”
她调出几个实时窗口,果然,画面扭曲得如同抽象派画作,偶尔能捕捉到晃动的树叶和模糊的夜景,但想看清具体人影,难度堪比在奶茶里找珍珠。
秦卫疆揉了揉眉心。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异常现象总喜欢窝在这种地方,天然隐蔽所。
“所以,我们现在的监控,基本就靠陆铭身上那个小玩意儿传回的生命体征信号,以及……”百灵鸟又调出一个界面,上面是卫星热成像图,但73区核心地带也是一片模糊的色块,“……以及祈祷他别走进核心畸变区,不然连这最后一点信号都可能掐了。”
这时,通讯器里传来外围监视小组的声音:“秦队,目标已完全进入73区标识范围。肉眼无法追踪。是否尝试主动联系?或者在外围设置警示标志,阻止其深入?”
秦卫疆沉默了几秒,目光锐利地盯着屏幕上那个倔强前进的光点。
“不。”他最终开口,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保持静默观察。不联系,不设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