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伴知音,情浓意笃共朝夕
元宵节过后,京城的年味渐渐淡去,可贺礼和苏晚之间的情意,却像院里悄然抽芽的春草,愈发浓烈。自从庙会那晚确定关系,贺礼就成了三进四合院的“常客”,只要没课、没别的事,准会骑着自行车去接苏晚,两人一起往四合院跑,把那里当成了独属于他们的小天地。
初春的阳光格外温柔,透过三进院正房的窗棂,洒在铺着青石板的地面上,映出细碎的光斑。贺礼坐在紫檀木柜旁的藤椅上,手里捧着一本《古董鉴定大全》,苏晚则依偎在他身旁,脑袋轻轻靠在他的肩膀上,目光落在书页上的青花瓷器图片上。“这个青花瓷瓶,跟你上次收的那个康熙青花龙纹罐,花纹好像不太一样。”苏晚指着图片,轻声问道,温热的气息拂过贺礼的脖颈,让他心里泛起一阵痒意。
贺礼侧过头,鼻尖不经意蹭到苏晚的发顶,闻到一股淡淡的栀子花香——那是苏晚常用的香皂味道。他强压下心头的悸动,指着图片耐心讲解:“这个是明代宣德青花,你看它的青花发色,浓艳中带着铁锈斑,这是宣德青花的特点;而康熙青花发色更鲜亮,像宝石蓝,花纹也更繁复,你看我收的那个龙纹罐,龙鳞的细节比这个更清晰。”说着,他伸手从旁边的锦盒里拿出一个小巧的宣德青花小碗,递到苏晚手里,“你摸摸看,宣德青花的瓷胎更厚重,手感跟康熙青花不一样。”
苏晚小心地接过瓷碗,指尖轻轻拂过碗壁,果然感觉到一股沉甸甸的质感。她抬头看向贺礼,眼里满是崇拜:“贺礼,你懂得真多,跟你在一起,我能学到好多东西。”贺礼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软乎乎的触感让他嘴角不自觉上扬:“以后我慢慢教你,咱们一起学,等以后开了博物馆,你就是我的首席鉴定师。”
苏晚的脸颊瞬间红了,轻轻“嗯”了一声,把头埋得更低了。阳光落在她泛红的耳尖上,像撒了一层细碎的金粉,贺礼看得心痒,忍不住低头在她的额头上印下一个轻吻。苏晚的身体瞬间僵住,随即放松下来,抬手轻轻环住了贺礼的腰。
这样的日子成了常态。两人常常在正房里一起看书,贺礼讲古董背后的历史故事,苏晚就安安静静地听,偶尔提出自己的疑问;有时候,贺礼会带着苏晚去地下室,一件一件给她介绍自己收藏的古董,从康熙青花龙纹罐的烧制工艺,到明代铜炉的铸造技巧,再到郑板桥竹画的笔墨特点,每一件宝贝的故事,他都如数家珍。
“你看这个龙凤玉佩,”贺礼从脖子上取下龙佩,又轻轻摸了摸苏晚脖子上的凤佩,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她细腻的肌肤,苏晚的身体微微一颤,却没有躲开,“当时在乡下收它的时候,可费了不少劲,先是被人抢了先,后来又遇到卖家反悔,好在最后还是拿到了。现在咱们一人一个,正好是一对。”苏晚抬手握住贺礼的手,两人的玉佩在掌心轻轻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像在诉说着彼此的心意。
除了聊古董、看书,两人还会在院子里忙活。初春时节,院子里的花草开始发芽,贺礼会带着苏晚一起翻土、施肥,种下苏晚喜欢的栀子花;有时候,贺礼会在二进院的石桌上摆上棋盘,教苏晚下象棋,苏晚学得慢,常常下错棋,贺礼也不着急,耐心地教她怎么走棋,偶尔故意让她赢一两局,看着她开心得蹦起来的样子,贺礼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中午的时候,两人会一起在小厨房做饭。苏晚的厨艺不算好,却很有耐心,跟着贺礼学炒鸡蛋、煮面条,偶尔把鸡蛋炒糊了,还会不好意思地吐吐舌头,贺礼则笑着把糊了的鸡蛋自己吃掉,说“糊了的更香”。吃完饭,两人会一起收拾碗筷,苏晚洗碗,贺礼擦桌子,配合得格外默契。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院子里被染上一层温暖的橘红色。贺礼会牵着苏晚的手,在院子里散步,从一进院的槐树,走到二进院的小花园,再到三进院的正房门口,聊着学校里的趣事,说着未来的计划。“等咱们毕业了,”贺礼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苏晚,“就把这个四合院好好装修一下,咱们住在这里,我继续收古董,开博物馆,你就在家里画画、看书,或者帮我打理博物馆,好不好?”苏晚用力点头,眼里满是憧憬:“好,我还要在院子里种满栀子花,等到夏天,满院子都是花香。”
有时候,贺礼也会忍不住“欺负”苏晚。比如在院子里散步时,突然把她拉进怀里,让她靠在自己的胸膛上,听着自己的心跳声;比如在看书时,趁她不注意,偷偷在她的脸颊上亲一口,看她害羞得躲进自己怀里;比如在地下室看古董时,故意把灯调暗一点,吓得苏晚紧紧抓住自己的胳膊,然后笑着把她护在身后,说“有我在,别怕”。
苏晚也不恼,知道贺礼是喜欢自己才这样。有时候,她也会反过来“报复”贺礼,比如在他做饭时,偷偷在他的脸上抹一点面粉;比如在他看书时,突然抢走他手里的书,让他陪自己玩;比如在他牵着自己的手散步时,突然停下脚步,踮起脚尖在他的下巴上轻轻咬一口,然后笑着跑开,贺礼则会笑着追上去,把她抱进怀里,假装要“惩罚”她,最后却只是在她的额头上轻轻一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