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签痕生暖
林悦将王奶奶递来的半块桂花糕放进嘴里,甜香漫开时,签到簿在兜里轻轻震动。她掏出来一看,页面自动翻开,刚才记录的“陪伴也是药”下方,多了一行浅灰色的小字:【附:桂花糕的甜度=王奶奶的笑容弧度】。旁边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嘴角还沾着点糕粉,像极了王奶奶刚才的模样。
“这簿子还会画画了?”林悦忍不住低笑,指尖刚触到那笑脸,签到簿突然散出细碎的光,眼前瞬间闪过王奶奶递糕时的样子——皱纹里盛着笑意,手背上的老年斑在阳光下格外清晰,指甲缝里还沾着择菜时蹭的泥土。这一次,连她当时心里想的“老人家的手真暖”都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
“小悦,发啥愣呢?”王奶奶端着刚晒好的萝卜干走进来,“帮我把这罐收进柜子,瑶瑶说这是她新腌的,比去年的多放了花椒,香。”
林悦接过陶罐,见罐口贴着张红纸条,上面是苏瑶的字迹:“姥姥亲启,微麻,下饭。”她低头在签到簿上写道:【苏瑶寄的花椒萝卜干,王奶奶说比去年的香】,写完特意把红纸条凑近簿子,想让它“记住”这字迹。
奇妙的是,签到簿上真的浮现出一行模仿苏瑶笔锋的小字,旁边还画了颗小小的花椒。
这时,院外传来张叔的喊声:“小悦,村西头李婶家娃子醒了!说要谢谢你呢!”
林悦跟着王奶奶赶到李婶家时,那娃子正坐在炕沿上喝粥,小腿上的绷带换了新的,肿消了不少。见林悦进来,他立刻放下碗,咧开嘴笑:“悦姐姐,医生说要不是你处理得快,我这条腿就保不住了!”
李婶端着刚蒸好的红糖馒头走过来,往林悦手里塞了两个:“快尝尝,谢礼!娃子说梦见你给他扎针呢,说你扎得一点都不疼。”
林悦咬着馒头,翻开签到簿,见蛇毒救治那页的进度条已经变成了100%,下面多出一行新字:【后遗症观察:需每日检查伤口,连续七日签到】。旁边画着个小小的日历,今天的日期被圈了起来。
“我来我来!”那娃子举着小手,“我自己能看!悦姐姐教我怎么看伤口好不好?”
林悦被他认真的样子逗笑,拉着他坐在炕边,一点点教他看伤口的颜色、触感,哪些迹象是好转,哪些需要立刻找医生。签到簿摊在腿上,自动记录着:【教学签到:蛇毒恢复期护理】,页面上还同步画出了伤口愈合的阶段示意图,从红肿到结痂,标注得清清楚楚。
正说着,村医背着药箱进来,见林悦在教娃子护理,忍不住赞道:“你这教的比我的病历本还详细。”
傍晚帮王奶奶收萝卜干时,林悦发现签到簿又多了个新功能。她踩着板凳够房梁上的竹篮,王奶奶在下面扶着板凳念叨:“慢着点,去年瑶瑶就是在这儿够罐子,摔了一跤,膝盖青了好几天……”话没说完,签到簿突然自动翻页,新的一页上浮现出苏瑶捂着膝盖龇牙咧嘴的简笔画,旁边写着:【苏瑶的小意外:够罐子摔跤,膝盖淤青,需用热鸡蛋滚敷】。
“连这个都记?”林悦又惊又笑,刚要合上簿子,却见那简笔画突然动了起来——画里的苏瑶从地上爬起来,拍了拍裤子,冲下面的人做了个鬼脸,和她记忆里苏瑶当年的样子分毫不差。
笑声里,签到簿的边角微微发烫,林悦低头一看,见最后一行多了行烫金的字:【签痕会旧,但暖意长生】。
此刻晚风穿过窗棂,吹起页脚轻轻翻动,像朋友在拍她的手背。林悦把签到簿轻轻按在胸口,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一点点从纸页里透出来的温度——那是无数个平凡瞬间攒起来的暖,是比任何奖励都珍贵的礼物。
林悦指尖摩挲着签到簿上那行烫金小字,王奶奶的笑声从灶间传来,混着炒萝卜干的焦香。她把簿子往兜里塞时,纸页忽然轻轻一挣,像是不愿被收起。低头一看,最后一页的空白处正慢慢浮现出新的线条——是个模糊的灶台轮廓,锅里还冒着热气,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王奶奶的炒萝卜干,火候=翻炒时的念叨次数】。
“小悦,火要大了!”王奶奶在灶前喊,手里的锅铲叮叮当当地撞着锅底,“去年瑶瑶炒糊了半罐,还嘴硬说‘焦香’,你可别学她!”
林悦赶紧跑过去搭手,见王奶奶正边炒边数:“一翻祛潮气,二翻增香,三翻让花椒醒过来……”每数一句就铲动一次,萝卜干在热油里蹦跳,香气像小钩子似的往人鼻子里钻。她掏出签到簿,见那灶台画里多了把小锅铲,正随着王奶奶的动作上下起落,旁边的数字从“1”跳到“2”,又跳到“3”,和王奶奶的念叨完美合上。
“您这是有讲究的?”林悦笑着问。
“那可不,”王奶奶把火调小,“瑶瑶她姥爷传的法子,说炒萝卜干得跟哄娃似的,急不得,得顺着性子来。”她往锅里撒了把芝麻,“你看,现在撒正好,早了香味跑了,晚了芝麻糊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