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雨夜的草药香
秋雨缠缠绵绵下了三天,院角的艾草被淋得打了蔫,空气里浮着股潮湿的霉味。林悦正翻晒着药箱里的干草药,签到簿突然“啪”地合上书页,封面泛起一层淡淡的青光——这是有急症时才会有的动静。
“林姐姐,你听!”小萤抱着个油纸包跑进来,声音压得低低的,“村西头的陈婆婆好像出事了,她家二小子刚才来敲门,声音抖得厉害!”
话音未落,院门外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混着男人的喘息:“林姑娘!求你去看看我娘!她、她咳得快背过气了,脸都憋紫了!”
来的是陈婆婆的二儿子陈二,他裤脚沾满泥浆,蓑衣上的水珠顺着帽檐往下滴,砸在青石板上“嗒嗒”响。林悦抓起药箱和签到簿就往外走,小萤紧跟在后头,油纸包里的姜糖膏被挤得变了形——那是她特意给陈婆婆熬的,老人家总说冬天咳得厉害,吃点甜的能舒坦些。
雨幕里的土坯房透着股寒意,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浓重的痰腥味扑面而来。陈婆婆蜷缩在土炕上,盖着三层厚棉被,胸口剧烈起伏着,每一次吸气都像破风箱似的“嘶嘶”作响,嘴唇泛着青紫色。
“什么时候开始的?”林悦掀开棉被一角,见老人脖颈处的青筋都绷了起来,伸手探向她的脉象——细弱急促,像风中残烛。
“昨天后半夜开始的,”陈二搓着手在炕边打转,“一开始只是轻咳,后来说喘不上气,村里郎中给开了止咳药,根本不管用……”
签到簿在药箱上自动翻开,页面上浮现出半透明的人体轮廓,肺部位置被圈出一团灰雾,旁边标着刺眼的红色:【急性哮喘发作!需立即解痉平喘,保持气道通畅!】下面画着根扭曲的气管,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的。
“小萤,去烧壶热水,拿块干净的布巾!”林悦从药箱里取出针包,指尖在陈婆婆的膻中、定喘两穴快速点按,“陈二哥,把窗户开道缝,让空气流通些,别捂太严实!”
银针刺入穴位时,陈婆婆猛地呛咳起来,咳出的痰带着血丝,溅在被角上。林悦迅速抽出银针,换了根稍长的毫针,瞄准太渊穴刺入,同时轻声说:“婆婆别怕,放松些,气顺了就不难受了。”
老人艰难地眨了眨眼,浑浊的眼里滚出泪珠,手死死抓着林悦的衣袖,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签到簿上的灰雾微微散了些,旁边跳出一行小字:【痰浊阻肺,需配合化痰药!】
“小萤,把我晒的桑白皮和苏子拿来!”林悦喊道,同时从药箱里取出个小陶罐,“再拿点蜂蜜,快!”
桑白皮和苏子被捣成碎末,用滚水冲泡,加了两勺蜂蜜搅匀,林悦用小勺一点点喂进陈婆婆嘴里。药汁带着淡淡的草木香,混着蜂蜜的甜,老人竟没像往常那样抗拒苦药,小口小口地咽着。
“这是苏瑶姑娘当年留下的法子,”林悦边喂药边解释,“桑白皮能清肺热,苏子能化痰,加了蜂蜜,不那么苦。”
陈二在旁看着,忽然红了眼眶:“我娘年轻时候落下的病根,那年生我弟弟,月子里淋了雨,从此一到阴雨天就咳……苏瑶姑娘在时,总来给她送药,说‘等我寻到好方子,定让婆婆不咳’,没想到……”
签到簿上的灰雾突然剧烈地翻涌起来,陈婆婆的喘息声再次急促,脸憋得像紫茄子。林悦心里一紧,见页面上跳出警告:【痰堵气道!需立即吸痰!】旁边画着个小小的吸痰管,是苏瑶留下的西医器械。
她迅速找出吸痰管,消毒后小心地探入老人咽喉,轻轻一按,一股浓痰被吸了出来。陈婆婆猛地吸了口长气,胸口的起伏终于平稳了些,眼里的痛苦渐渐退去。
“缓过来了,缓过来了!”陈二瘫坐在地上,后背的衣服全被冷汗浸透。
雨还在下,敲打着窗棂像在打鼓。林悦给陈婆婆盖好棉被,见她呼吸渐渐均匀,才松了口气。小萤端来姜糖膏,用温水调开:“林姐姐,给婆婆喝点这个吧,暖暖身子。”
姜糖膏的甜辣味漫开来,老人喝了两口,嘴角竟微微翘了翘。签到簿上的灰雾彻底散了,肺部轮廓恢复成淡淡的粉色,旁边写着:【急症已缓,需留药巩固,忌生冷油腻】。下面还画了个小小的太阳,旁边标着“明日晴”——像是在说,雨停了,天就暖了。
陈二非要留她们住下,林悦婉拒了,只留下三天的药量和用法。出门时,雨小了些,陈二举着灯笼送她们到路口,灯笼的光晕里,能看见他眼角的红:“林姑娘,多谢你……我娘要是能熬过这个冬天,全靠你了。”
林悦握着签到簿,纸页上的粉色肺部旁,多了双交握的手——一双苍老的,一双年轻的,手心里捧着颗姜糖膏,甜辣味仿佛能透过纸页飘出来。她忽然明白,苏瑶当年说的“好方子”,或许从来不止是草药,更是这份在雨夜奔波的牵挂,是喂药时的耐心,是握着老人的手说“别怕”时的坚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