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市场化改革方案的成功制定,让林枫在部内的地位更加稳固,也让他赢得了“懂业务、善协调、有担当”的评价。然而,他并未满足于在既定框架内完成工作。经过系统学习和深入思考,他对宏观经济治理和产业发展有了更宏观、更前沿的认识。他意识到,不能总是被动响应,必须主动谋划,进行“战略升级”。
一个周五的下午,周司长将林枫叫到办公室,神色比往常更加严肃。“林枫,坐。”他递给林枫一份文件,“你先看看这个。”
林枫接过文件,标题是《关于新形势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若干思考(内部讨论稿)》,落款是更高层级的政策研究部门。他快速浏览,内容直指当前经济面临的深层挑战:传统动能减弱,新的增长引擎尚未完全形成,迫切需要寻找突破口。
“高层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周司长手指轻敲桌面,“要求各相关部委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我们司负责牵头研究‘生物经济’这个方向,特别是中医药在其中的定位和作用。这件事意义重大,关乎长远,我想由你来具体负责前期研究,拿出一个高质量的初步报告。”
林枫心中一震。这已不再是具体的产业协调或方案制定,而是涉及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前瞻性研究!任务的层级和分量远超以往。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做好了,将能直接影响高层决策,为中医药乃至更广泛的生物经济发展争取到前所未有的战略空间;做不好,则可能暴露自身视野的局限。
“保证完成任务!”林枫毫不犹豫地接下重任,眼神坚定,“司长,我认为‘生物经济’是未来竞争制高点,中医药作为我国最具原创优势和产业基础的领域,完全有可能成为其中的核心引擎。我会尽快组织力量,深入调研,力争提出有分量、有前瞻性的建议。”
回到办公室,林枫立刻进入状态。他首先调阅了国内外关于生物经济、大健康产业、科技创新前沿的海量文献和政策文件,利用周末时间闭门研读。他注意到,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均已将生物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重点布局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等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反观国内,虽然中医药资源丰富,但在现代生物技术融合、产业化规模、国际规则参与度等方面仍有明显差距。
“不能就中医药谈中医药,”林枫在笔记上写下关键点,“必须将其置于‘生物经济’这个更宏大的叙事下,突出其战略价值。重点是‘融合’与‘创新’:如何利用现代科技赋能中医药,如何将中医药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健康福祉。”
周一,他召集了司内几位思路活跃、有相关背景的骨干,成立了“生物经济与中医药发展”研究小组。他改变了以往布置任务的方式,而是先组织了一场“头脑风暴”,让大家畅所欲言,充分碰撞思想。有人提到合成生物学在中药材稀缺成分生产中的应用前景,有人谈到大数据和AI在中医诊疗和中药研发中的革命性潜力,还有人分析了中医药在预防保健、老龄化应对中的巨大市场空间。
林枫认真倾听,适时引导,将大家的思路聚焦到几个关键方向:科技融合创新、产业链升级、新业态培育、国际化推进。他要求研究不能停留在空泛论述,必须“虚实结合”:既要有全球视野的战略判断,也要有扎实的数据和案例支撑;既要分析机遇,也要直面挑战和瓶颈。
接下来的一个月,研究小组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林枫亲自带队,密集拜访了中科院、医科院、中医药大学的一流专家学者,调研了国内领先的生物技术公司和创新型中药企业,甚至通过渠道了解了军方在极端环境医学和特需药品研发中对中医药的需求。他还梳理了与中医药相关的国际标准组织、专利布局和贸易规则现状。
调研越深入,林枫的思路越清晰,使命感也越强。他看到了一个将中医药从传统产业推向全球生物经济竞争前沿的历史性机遇窗口。
研究报告的撰写过程异常艰苦。林枫对提纲反复推敲,对数据核实,对文字字斟句酌。他要求报告必须回答几个核心问题:中医药在生物经济中究竟能扮演什么独特角色?现有的基础和差距在哪里?需要突破哪些关键技术和制度瓶颈?应该设计什么样的政策体系来支撑?
报告初稿成型后,林枫没有急于上报,而是再次召开小范围研讨会,邀请了部内资深专家和外脑“拍砖”。激烈的讨论甚至争论持续了整整一天,林枫始终保持着开放和冷静的态度,吸纳合理意见,对报告进行了大幅修改和完善,使其逻辑更严密,论据更扎实,建议更具操作性。
最终形成的《关于将中医药深度融入生物经济发展战略,培育新增长引擎的建议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医药在生物经济中的独特价值和战略地位,剖析了面临的机遇挑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中医药与现代生物技术融合创新体系”、“打造智能绿色中医药产业链”、“培育中医药健康服务新业态”、“实施中医药国际化升级战略”等一揽子具有前瞻性和突破性的政策建议。
报告经由司里、部里层层审阅,获得了高度评价,被认为“视野开阔、分析深刻、建议务实”,为其后国家层面相关战略文件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林枫作为报告的主要执笔人和课题负责人,其战略思维和研究能力得到了部领导乃至更高层面的注意。
完成这项战略性研究,林枫站在办公室的全国地图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感觉到,自己工作的层次和影响正在发生质的飞跃。从解决具体问题,到参与谋划长远发展,他的舞台变得更大了。然而,他也深知,战略的蓝图绘就后,更艰巨的是落实。如何将报告中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政策和项目,如何推动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将是下一步的考验。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苏晚晴的号码:“晚晴,今晚我早点回去,陪你和妈吃饭。另外,有件事想和你商量,关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窗外,华灯初上。林枫知道,一次战略升级的完成,意味着一段新征程的开始。他必须思考清楚,下一步,该如何落子。
喜欢激荡1983:从负开始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激荡1983:从负开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