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砚之的回信和首批退伍老兵的名单如同一缕春风,吹散了韩家上下所有的疑虑与犹豫。那封信笺上遒劲有力的字迹不仅传递着支持与理解,更带来了二十名忠诚可靠的护卫骨干的承诺。当韩文柏颤抖着手展开信纸,读到韩氏商路,吾必助之这八个字时,静心苑内爆发出一阵难以抑制的欢呼。
消息传到韩爽耳中,这位韩家最年轻的才女立即意识到行动的时刻到了。她意念进入空间的药田,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二十万两,她低声自语,足够我们迈出第一步。
韩爽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此庞大的资金需求必须通过最隐蔽的方式解决。她摒弃了以往将药材集中出售给济世堂的做法,转而设计了一套精妙的分散销售策略。在王师傅和新发展的几位口风极严的中间人协助下,韩爽亲自监督着每一次交易。
这批人参年份约莫六十年,她对京城最大药铺仁心堂的掌柜说道,同时不动声色地将一株通体泛着微光的优质人参推向前台,价格上...韩家愿以市价九折出让。
药铺掌柜接过人参,在手中掂量片刻,又仔细检查了断面纹路,脸上立刻浮现出惊喜的神色:韩小姐,这参...绝非凡品啊!
掌柜谬赞了,韩爽谦逊地微笑,眼角余光却已扫过对方迅速写下的银票数额——整整一万二千两。
就这样,通过分批次、分地点的交易,韩爽将空间中那些品质上乘但年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的药材,巧妙地分散卖给了京城五家信誉卓着的大药铺。每一批药材都是精品,却又不至于引发过多探究;每一笔交易都经过精心计算,既保证了可观利润,又维持了市场价格的合理性。
当最后一箱银子被抬进静心苑的密室时,韩文柏和韩文松望着那堆积如山的银锭和厚达数寸的银票,不禁倒吸一口凉气。粗略估算,这笔意外之财已超过二十万两白银!
这些...都是从药田来的?韩文松声音微颤,仍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韩爽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空间会自行补充的,父亲无需担心。她用意念看着空间,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无限可能。这些卖掉的药材,要不了多久就会在药田中重新生长,仿佛从未被采摘过一般。
资金的到位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韩家蓄势待发的发展之门。静心苑内外,一场前所未有的扩张风暴就此展开。
韩爽深知,任何宏伟的蓝图都需要可靠的人才来执行。她亲自出马,在韩恺和王师傅的协助下,通过牙行和民间走访,以惊人的效率筛选出十二名符合条件的孩子——八到十二岁之间,眼神清亮,机灵懂事,且身世清白。
这些孩子,韩爽蹲下身,平视着其中一个瘦小的男孩,轻声问道,你可愿意跟韩家学本事,将来出人头地?
男孩仰起脏兮兮的小脸,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愿意!我...我能吃苦!
就这样,这些孩子被安置在新购置的一处僻静院落里。韩爽请来了城南颇有名望的老秀才教授他们识字断文;王师傅和即将到来的退伍老兵则负责他们的武艺基础;郭婶每日变着花样为他们准备营养丰富的餐食。韩爽几乎每天都会抽空前去,不仅送去亲手缝制的衣物,更以她特有的亲和力,开始在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对韩家忠诚的种子。
他们是韩家未来的暗卫、管事和忠诚骨干,韩爽向家人解释道,现在播种,五年后必将开花结果。
与此同时,韩文柏通过祁夫人暗中介绍和自家的人脉网络,以优厚待遇聘请了三位经验丰富的账房先生和两位曾在大商号担任掌柜的能手。这些专业人士将成为韩家未来商队和各个铺面的财务支柱和运营核心。
有了资金和人才,韩家的扩张计划全面启动。韩爽展现出了非凡的战略眼光,在不动产购置上采取了一套四足鼎立的布局策略。
在京城西区相对清净但交通便利的地段,韩家购置了一处三进带跨院的大宅子。这里不仅空间宽敞,足以容纳未来增多的仆役和即将到来的退伍老兵,其特别设计的后院和跨院更是绝佳的训练场地。这里将是我们的心脏,韩爽指着图纸向家人解释,护卫们可以在此操练,孩子们能够安心学习,所有核心事务都能在此运筹帷幄。
韩爽摒弃了将商业集中一处的传统做法,而是极具前瞻性地将铺面分散在京城东西南北四个主要方位:
东市静心书斋:继续经营文人雅士业务,保持韩家在文化圈的立足点;
西市韩氏药行:依托空间药材资源,主打优质药材经营;
南市丰年粮栈:与田庄产出联动,经营粮油杂货;
北市韩家货栈:作为未来商队在京城的货栈和联络点。
这四个点如同四根钉子,韩爽指着地图上四个标记解释道,将初步构建我们在京城的商业和信息网络。
在京郊一处水土丰美之地,韩家一次性购置了一百亩上好良田。加上原有的二十亩地,将由韩文松统一管理。粮食是根基,韩爽强调,不仅要保障家族和未来商队的口粮,更要囤积一定量以应对可能的市场波动。她特别划出其中二十亩靠近水源的肥沃土地,表面种植常用药材,实则为她的空间药材来源提供解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