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禾心下惴惴,手里那把小药锄握得紧紧的,还借着粗壮的树干和茂密的灌木丛遮掩身形。她尽可能放轻脚步,一点点往前挪动。
只见前面林间空地上,一个约莫十四五岁的小厮正跪在地上,手足无措地对着倒在地上的男子哭得浑身发抖。
那小厮身量未足,穿着件半新不旧的深蓝色棉布袍子,腰系布带,脸上稚气未脱,此刻满是泪痕,瞧着甚是可怜。
他一边哭,一边摇晃着地上毫无反应的人,嘴里不住地呜咽着。
青禾见那小厮身形瘦弱,不似有威胁的模样,胆子便壮了些,又悄悄往前探了两步,这下倒是看清了倒在地上的那人。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她差点惊呼出声。
倒在地上的男子分明是十三阿哥胤祥!
他怎么会在这里?
怀柔地界离京城虽不算极远,但也并非皇子们常来游玩之所。在这里偶遇已是稀奇,他怎么还倒在这荒山野岭之中了?
青禾对这位十三阿哥的印象极好,无论是前世从正史野史中读到的,还是她穿越到清朝后看见的,直觉上十三都是个表里如一、重情重义的侠义人士,不然也不会成为雍正皇帝最信任倚重的兄弟。
在中国古代,君主拥有无限的绝对权力,哪怕是号称“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相劝,一旦对上君权,也是毫无疑问地败下阵来。
而雍正刚登基的时候,朝野还动荡不安,他在接手皇位第二天就直接封了胤祥总理事务和硕亲王,赋予了胤祥财政权、人事任免权、甚至军权,胤祥的职权几乎涵盖了整个国家政治的方方面面。
除了他们二人政治理念的一致性,胤祥出众的工作能力和为人,肯定是没得说的。
青禾想得出了神(实际是我跑题了)。那个小厮又嚎了一声,青禾终于回过神来,也顾不得许多,直接从树后走了出来,快步上前:“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那小厮突然见到有人来,像是溺水之人抓到了浮木,抬起头,眼泪流得更凶了。
他年纪虽小,却还有几分警觉,不敢直接透露主子的真实身份,只带着哭腔急急说道:“这、这是我家爷,是附近庄子的主人,来庄子上小住的。听说这山上有草药,爷便想来采些......方才爷试了种不认识的草,没一会儿就倒地不醒了!”
因为着急说话,他鼻涕淌到嘴里了都没发现,“求姑娘行行好,帮小的把爷抬到林子外边去,看看能不能遇上上山打猎的爷们,一起帮忙抬下山去......”
青禾一听更是愕然。
试了不认识的草?十三阿哥胤祥亲自采药?还把自己试倒了?
难道天涯论坛上说的是真的?
说的是雍正帝第五子弘昼为其十三叔胤祥所写的祭文和挽词中言及:“窃思弘昼自八岁时患病濒危,叔父赠以良药,旋即得生。皇父尝命弘昼曰:“汝命叔父所活也。汝宜呼之为父。”自此十余年间,叔父抚爱诲朂无所不周。今乃年未及艾,遽舍我而逝,此其所以悲来无极,嗟痛填膺而不能自置也。”,
大意是感念十三叔赠药之恩,甚至提及若非十三叔当年赠药,或许就没有他弘昼了。连雍正皇帝都因此让弘昼称呼胤祥为“阿玛其格”。
难道......历史上胤祥赠予弘昼的药不是他买来的,竟是他自己尝试配伍的?
这都哪跟哪啊?
青禾只觉得脑子里一团乱麻,历史的缝隙里竟藏着如此出人意料的内情?
不过此刻她也来不及细想这些,救人要紧。
她赶紧蹲下身,先探了探胤祥的鼻息,呼吸虽微弱但还算平稳,又摸了摸他颈侧的脉搏,跳动也尚有力度,心下稍安。
她立刻追问那小厮:“你先别慌,告诉我,你家爷刚才试的是哪一种草?长什么样?在哪里采的?”
小厮慌忙用手指着不远处一丛植物,带着哭音道:“就、就是那个......开着小蓝花的......”
青禾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第一反应是吐槽:什么蓝花,色盲吗?那是紫色。
再一细看,那几株植株亭亭玉立,茎秆直立,叶片掌状分裂,开着几串铃铛状的蓝紫色小花。
这是乌头啊!
乌头有大毒,尤其是其块根含有乌头碱,微量可止痛麻醉,过量则会引起心律失常、神经麻痹甚至昏迷、死亡。
看十三阿哥这情形,怕是误食了少量乌头的某个部分,导致了中毒性昏厥。
幸好发现得早,剂量似乎也不算极大。
青禾不敢耽搁,脑中飞快搜索着解乌头之毒的草药。
有了!甘草!甘草能解百药之毒,缓和药性,不怪老中医常说“乌头配甘草,砒霜与豆浆”,两者就像水与火般相克。而且这山林里甘草是常见之物。
她立刻起身寻找甘草,甘草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奇数羽状复叶,小叶两面都密被黄褐色腺点及短柔毛,很好分辨。
嗯,万幸,不远处的大树下有一株!她赶紧过去,用小药锄小心地挖出几条手指粗细甘草根茎,也顾不上太多泥土,直接在衣襟上擦了擦,便跑了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