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郡城在经历落鹰涧的胜利与归途的惊险后,陷入了一种外松内紧的奇特氛围。表面上看,市井依旧,百姓因为官军打了胜仗而稍感安心;但暗地里,郡尉府的神经却绷得更紧。韩明远几乎将麾下可信的人手全部调动起来,明暗两线同时推进:明面上加强城防,严格盘查往来行人;暗地里则按照苏璃的吩咐,秘密搜寻那个诡异眼睛标记的线索,并对府内人员进行更隐秘的筛查。
苏璃则将自己关在小院的书房内,面前摊开着从刘珩密室中缴获的、以及赵贲提供的所有关于北境势力、古老传说和奇闻异事的卷宗。她试图从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找到关于“玄冥阁”和“星落之石”的蛛丝马迹。然而,收获甚微。“玄冥阁”如同一个从未存在过的幽灵,没有任何官方或野史记载。而“星落之石”,只在几本最为古老、近乎神话传说的手札中,被模糊地提及为“坠世之星核,蕴造化之机,亦藏寂灭之危”,语焉不详,难辨真伪。
这种敌暗我明、信息匮乏的局面,让苏璃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她知道,必须做点什么,打破这种被动。
这日午后,苏璃难得地没有埋首卷宗,而是来到了小院中。连续的心力消耗让她脸色有些苍白,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她看着那方自己亲手开垦、如今已冒出嫩绿新芽的菜圃,和角落里几株开始攀援的野花,心中那股郁结之气才稍稍舒缓。
小豆子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她身后,叽叽喳喳地说着这几日跟着邵林哥操练的趣事,试图逗她开心。白芷端来一壶刚沏好的、加了宁神花草的茶,看着她疲惫的样子,心疼地劝道:“阿璃,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你别太逼自己。”
苏璃接过温热的茶杯,氤氲的水汽模糊了她眼底的思绪。她笑了笑,没有说什么。有些担子,既然扛起了,就不能轻易放下。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熟悉的沉稳脚步声。韩明远一身风尘地走了进来,他显然刚从外面巡查回来,甲胄未卸,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在看到苏璃的瞬间,那疲惫似乎淡去了不少,眼神自然而然地柔和下来。
“韩校尉。”苏璃对他点了点头。
“娘子。”韩明远抱拳行礼,目光快速地从她脸上掠过,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份掩饰不住的倦意,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小豆子机灵地拉着白芷跑开了,将空间留给他们二人。
“可有发现?”苏璃示意他在石凳上坐下,亲手为他倒了一杯茶。
韩明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从怀中取出一个用油布仔细包裹的小物件,放在石桌上。“在排查城西一家当铺时,发现了这个。当铺掌柜说,前几日有个面生的人来当此物,形迹有些可疑。”
苏璃打开油布,里面是一枚质地古朴、边缘有些磨损的青铜指环。指环本身并无出奇,但在指环的内侧,赫然刻着一个微缩的、与箭矢和刺客身上一模一样的眼睛标记!
苏璃的心猛地一沉!对方的触角,果然已经深入到了郡城的市井之中!
“人呢?”她立刻问道。
“我们的人去晚了一步。”韩明远摇头,语气带着冷意,“当铺掌柜说,那人当掉指环后便离开了,之后再未出现。我们搜查了当铺和周边,没有更多线索。对方很狡猾,用了假身份,而且似乎只是单向传递信息的‘死棋’。”
线索再次中断。但这枚指环的出现,无疑证实了“玄冥阁”在城内的活动。
苏璃摩挲着冰凉的青铜指环,感受着那个眼睛标记带来的阴森感,陷入了沉思。
看着苏璃凝重的神色,韩明远心中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再次涌动。他不想看到她如此劳心费神,被无形的压力困扰。他沉默片刻,忽然开口道:“娘子,终日困坐愁城,于案情无益,反而易伤心神。末将……知道一个地方,或许可以散散心。”
苏璃有些意外地抬起头,看向他。韩明远的目光很认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她确实需要换换脑子,一直紧绷着,思维也容易陷入僵局。略一沉吟,她点了点头:“好。”
韩明远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立刻起身安排。
他带她去的地方,是郡城后方一座不算太高的小山丘。山顶视野开阔,可以俯瞰大半个平凉郡城,以及远方蜿蜒的官道和起伏的山峦。此时已是夕阳西下,天边铺满了绚烂的晚霞,橘红、金紫、靛蓝交织在一起,将整片天地都渲染得壮丽而温柔。
山风拂面,带着草木的清新气息,吹散了苏璃心头的些许阴霾。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觉胸中的滞涩都通畅了许多。
“这里很好。”她望着天边那轮即将沉入地平线的红日,轻声说道,“谢谢你,韩校尉。”
“娘子客气了。”韩明远站在她身侧稍后的位置,目光落在她被晚霞镀上一层柔和光晕的侧脸上,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几分。他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稳,“末将以前……心中烦闷时,常会来这里。看看天地,吹吹风,会觉得……再难的事,似乎也没那么过不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