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驶出山林,官道渐渐开阔。萧玦靠在车壁上,脸色已恢复了几分血色,只是偶尔牵动肩头的伤口,仍会微微蹙眉。沈清辞坐在他身侧,小心翼翼地为他整理着衣襟,指尖触到他尚未完全愈合的伤口时,动作愈发轻柔。
“还疼吗?”她轻声问,眼中满是关切。
萧玦握住她的手,摇头笑道:“不疼了,有你在,这点伤算什么。”他看向窗外,晨光熹微,洒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生机勃勃。“再过两日,便能抵达京城了。”
沈清辞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心中却泛起一丝复杂。京城于她而言,是繁华之地,却也是伤心之所。东宫的寒夜、柳氏的刁难、太子的薄情,都让她对那座城充满了抵触。可如今,身边有了萧玦,她心中的不安又渐渐被驱散。
“到了京城,我不会让你再受半点委屈。”萧玦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轻声承诺,“我已让人将摄政王府打理妥当,你和沈夫人就安心住下。府中之人,皆是我信得过的,不会有人敢怠慢你们。”
沈夫人坐在一旁,笑着点头:“有王爷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这些年,多亏了王爷照料,我们母女才能有今日。”
“沈夫人言重了。”萧玦微微欠身,“沈御史乃国之忠臣,我护他家人,是分内之事。更何况,我与阿辞早已情同亲人。”他说这话时,目光落在沈清辞身上,温柔似水。
沈清辞脸颊微红,低下头,心中却像揣了一只小鹿,怦怦直跳。她知道,萧玦对她的情意,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守护。而她对他,也早已不是单纯的感激。
马车一路疾驰,沿途的景致渐渐从田野变成了城镇。越靠近京城,人烟越稠密,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声鼎沸,一派繁华景象。沈清辞掀开车帘,看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街道,心中感慨万千。
当初她被接入东宫时,也是这般热闹,可那时的她,心中满是惶恐与不安。而如今,身边有萧玦相伴,她竟觉得这繁华之中,也有了几分暖意。
“前面就是城门了。”萧玦轻声道。
沈清辞望去,只见京城的城门巍峨高大,门口守卫森严。可就在这时,马车忽然停了下来。
“怎么回事?”萧玦眉头一皱,沉声问道。
一名暗卫快步走到马车旁,低声禀报:“王爷,城门被禁军封锁了,为首的是……是前太子的旧部,李将军。他说……他说奉了太后的旨意,要检查所有进出城门的车架。”
“太后的旨意?”萧玦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我看他是借太后之名,行谋逆之事!太子已被废黜,他还敢如此嚣张!”
沈清辞心中一紧,握住萧玦的手:“王爷,怎么办?”
萧玦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别担心,有我在。”他推开车门,走下车去。
沈清辞和沈夫人也跟着下车,只见城门下,数百名禁军手持兵器,一字排开,挡住了去路。为首的李将军身着铠甲,神色阴沉地看着萧玦。
“摄政王殿下,”李将军抱了抱拳,语气冰冷,“奉太后旨意,今日所有进出城门的车架,都必须接受检查。还请王爷配合。”
“配合?”萧玦冷笑一声,“我乃摄政王,奉先帝遗诏辅佐皇上,我的车架,也需要你一个小小将军来检查?李将军,你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身份?”
“王爷说笑了。”李将军眼中闪过一丝挑衅,“太后有令,任何人都不得例外。更何况,我听说王爷的车架上,还藏着一位重要人物。若是不检查,我如何向太后交代?”
萧玦心中明白,李将军口中的“重要人物”,指的就是沈清辞。他是想借检查之名,带走沈清辞,以此来要挟自己。
“李将军,”萧玦眼神一沉,“你敢拦我,就不怕掉脑袋吗?”
“王爷,我也是奉命行事。”李将军不退反进,“若是王爷执意不肯配合,休怪我不客气了!”
说完,他抬手一挥,身后的禁军立刻举起兵器,对准了萧玦和暗卫们。
“放肆!”暗卫统领大喝一声,率暗卫们挡在萧玦身前,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沈清辞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满是担忧。她知道,一旦动手,双方必定会有伤亡。而萧玦身上的伤还未完全愈合,若是打斗起来,肯定会吃亏。
“王爷,”沈清辞走到萧玦身边,轻声说,“不如……不如就让他们检查吧。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也查不出什么来。”
萧玦看着她,眼中满是心疼:“阿辞,我不能让你受委屈。这些人,根本就是冲着你来的。”
“我知道。”沈清辞摇了摇头,“可若是因为我,让双方大打出手,死伤惨重,我会良心不安的。王爷,大局为重。”
萧玦沉默了片刻,知道沈清辞说得有道理。他深吸一口气,对李将军说:“好,我让你们检查。但我警告你,若是敢对我的人有任何不敬,我定不饶你!”
“多谢王爷配合。”李将军眼中闪过一丝得意,挥手示意禁军上前检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