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狱中“自尽”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短短一日便在京城内外炸开了锅。原本因朝堂风波稍显沉寂的街巷,再次变得人声鼎沸,各种版本的流言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速传播开来。
摄政王府的门房每日都能听到街对面茶肆里的议论声,那些茶客们唾沫横飞,说得有鼻子有眼。
“你们听说了吗?御史大夫张大人在天牢里自尽了!”
“可不是嘛!我听说是摄政王萧玦怕张大人招出更多秘密,连夜派人杀了他,还伪装成自尽的样子!”
“嘘!小声点!你不想活了?敢这么说摄政王!不过话说回来,张大人可是出了名的忠臣,怎么会突然谋反呢?我看啊,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我还听说,前太子根本就没有谋逆之心,是萧玦为了夺权,故意陷害太子和皇后娘娘!如今张大人也死了,这朝堂之上,还有谁能敢说句公道话啊?”
“还有那个沈清辞,听说她以前就是个江湖郎中,不知道用了什么狐媚手段,把摄政王迷得神魂颠倒!说不定啊,皇后娘娘的事,她也掺了一脚!”
这些流言越传越邪乎,从最初的“张谦被灭口”,渐渐演变成“萧玦谋反篡位”“沈清辞妖言惑主”,甚至还有人说,萧玦早已暗中勾结外敌,准备颠覆大胤江山。
府中的下人听到这些流言,一个个人心惶惶,做事都变得小心翼翼。有些胆小的,甚至私下里收拾行李,想要偷偷离开王府。
沈清辞每日都会去府中各处查看,看到下人们神色慌张的样子,心中也十分焦急。她知道,这些流言看似不起眼,却能潜移默化地动摇人心,若是任由其传播下去,不仅会影响王府的稳定,还会给萧玦带来更大的麻烦。
这日,沈清辞刚为萧玦熬好药,就看到一名侍女端着茶水,神色慌张地从门外走过,不小心撞到了门框,茶杯摔在地上,碎裂开来。
“慌慌张张的,出什么事了?”沈清辞皱了皱眉,问道。
侍女吓得连忙跪下,声音颤抖地说:“王妃……不,沈姑娘,奴婢……奴婢刚才在门口听到外面的人说,王爷他……他要谋反,还要把我们这些下人都杀了灭口……”
“胡说八道!”沈清辞厉声呵斥,“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你怎么能相信这些流言蜚语?”
“可是……可是外面的人都这么说,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侍女低着头,小声说道,眼中满是恐惧。
沈清辞看着她害怕的样子,心中叹了口气。她知道,侍女并非故意散播谣言,只是被外面的流言吓坏了。她走上前,扶起侍女,轻声说:“起来吧。王爷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这些在府中伺候的人还不清楚吗?他忠心耿耿,一心为国,怎么可能谋反?那些流言,都是别有用心的人故意编造的,就是为了动摇人心。你以后不要再听那些谣言了,好好做事,若是再敢散播谣言,休怪我不客气!”
“是,奴婢知道了,奴婢再也不敢了。”侍女连忙点头,感激地看了沈清辞一眼,转身收拾地上的碎片去了。
沈清辞回到卧室,看到萧玦正靠在床头,看着一份奏折,神色凝重。她走到床边,将药碗递给他,轻声说:“王爷,该喝药了。”
萧玦接过药碗,一饮而尽,然后将碗放在一旁,看着沈清辞,问道:“外面的流言,你都听说了?”
沈清辞点头,神色担忧地说:“嗯。现在外面到处都是谣言,说你杀了张谦灭口,还说你要谋反篡位,甚至连我都被牵扯进去了。府中的下人也人心惶惶,有些已经开始私下里收拾行李,想要离开了。”
“我知道。”萧玦叹了口气,“暗卫已经查到,这些流言都是前太子的余党和一些对我不满的大臣暗中散播的。他们就是想通过这些流言,动摇人心,败坏我的名声,然后再寻找机会,对我下手。”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沈清辞问道,“若是任由这些流言传播下去,恐怕会对我们不利。”
“我已经让人去查那些散播流言的人了。”萧玦沉声道,“不过,这些人隐藏得很深,想要一下子全部揪出来,并非易事。而且,流言这种东西,一旦传播开来,就很难控制。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找出幕后黑手,同时稳定人心,不让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他顿了顿,又说道:“府中的下人,你多费心安抚一下。告诉他们,只要好好做事,忠于职守,我萧玦定不会亏待他们。若是有人敢散播谣言,或者私下里勾结外人,一律严惩不贷!”
“我知道了。”沈清辞点头,“我会尽快安抚好府中的下人,不让他们被流言影响。”
“辛苦你了。”萧玦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阿辞,委屈你了。因为我,让你也被牵扯到这些是非之中。”
“王爷,你别这么说。”沈清辞摇了摇头,“我们是夫妻,本该同甘共苦。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陪在你身边,支持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