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家宴,金汐语赠与他一本诗集,吃好饭,各自回房,他拿着诗集随意放在桌子上,换好衣服,打了一套拳消消食。洞天学院并非只教文章,还有武术课。
诗集放在桌子上,他并未在意,他并非轻视姐姐送的东西,而是所有的诗集,基本上他都已经读过了,想着金汐语送的诗集恐怕都是他看过的呢。
晚上临睡前,他身边的来喜侍候他洗漱后,看到桌子上的礼盒问他:“公子,这个礼盒我给您收到箱子里吧。”
凤举看了下,想着睡前无事,就看一看吧,对来喜说:“给我拿过来吧。你出去吧,我自己吹灯。”
来喜应着是,到了外间,外间有小厮专门睡觉的小榻,累了一天,来喜也没多大,又累又困就倒头睡了。
凤举打开盒子,拿出了诗集,封面上题着:《诗词集》,当看到诗集封面上的字时,凤举瞪大了双眼,汐语姐姐的字也太难看了吧。
封面上的字中规中矩,没有特色,忽而,他心里深深得心疼起这个姐姐来,这个姐姐长年在庄子里,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字才会写得这般难看。
确实,金汐语的字和别的女子写得不能比,大户人家,虽说尊崇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基本的认字、写字还是要知道的,有专门的老师教导,字写出来都不差。
他翻开那本《诗词集》,下面有一行小字‘摘抄自无名诗者。’翻到第二页,第一首《将进酒》的书名跃然眼中,这是他并不熟悉的诗名。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读到第一句时,凤举就被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吸引了,他一下从床上跳起来,他被书中磅礴的气势震慑住了。心中莫名的涌起一阵阵澎湃,仿佛有一道光,从纸间渗出,浸透了他的血脉。
他紧接着往下读。诗文的一句句让他瞬间痴狂。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每读一句,凤举的心就震颤一下。这些诗句,就像是一道耀眼的闪电,劈开了他的脑海。
他眼前浮现出,他在洞天学院后山看到的一股天然瀑布,那飞流而下的气势,让他有了即兴作诗的想法,但却怎么也拿捏不住那种感觉。
而现在的诗句就让他仿佛看见那滔滔不绝的江河水,从天际倾泻而下,诗中的意境令他呼吸为之一窒。他连读了三遍,迫切地翻到第二首《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凤举读到这首,仿佛看见洞天学院每次下雨后,满山苍翠,被雨水冲刷后,水灵灵的绿叶,滴着水珠,山中湿冷的空气,如一股清新、纯净的气息扑面而来。
凤举一首一首翻过去,诗集总共十首诗,有的豪迈、洒脱、从容,有的象步入一方宁静的天地,充满着田园气息,有的用平实的语言却道出了世道的艰辛,首首经典,句句悄无声息地击碎着凤举的心灵.
十首诗读完,凤举意犹未尽,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凤举的大脑好象一下被打穿了,豁然开朗,他提笔写下一首诗:
洞天瀑布一泻千里,磅礴宛如万马奔;
临窗独坐水墨林泉,深竹忽闻诵声出;
洞天福地莘莘学子,唯有书灯伴月影;
眉宇春风书韵相通,锦心绣口书佳句,
洞天雨中满滴玉翠,千山清气笔端来;
待到晴光彩虹满天,万卷读破仙诗文。
凤举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写完他方觉胸中的那一股气久久荡气回肠。他真想立马去找金汐语问上一问,她抄得这些诗词是从哪里来的,这些诗句都是独一无二他从未读过的,对于他来说如获珍宝般。
彼时,凤举还不知,他的这首诗在学院掀起了狂涛骇浪,被老师和学生们纷纷传诵,成为了学院的风靡人物,人称‘仙诗童子’。
而后面,凤举如灵魂开窍般,文思泉涌不断,写出了更多妙语连珠的诗词。
“姐姐,这些诗词你是从哪里得到的?这些诗集都是谁写的?你还有相关的诗集吗?”凤举迫不及待的连珠提问。
“这个......”金汐语停顿了一下,在送这本诗集时,她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凤举也会有这么一问。当时送讨集时,她也是犹豫了半天,但确实没有什么合适的礼物送给凤举。
这些都是她前世背诵的经典诗句,也是她最为喜欢的。而这些经典的诗句,在现在的年代还没有出现,说来汗颜,因为无法说明出处,她只好在诗集下面,编了一段话‘摘抄自无名诗者’。
金汐语心里默默说了无数个抱歉,确实实在太对不起古代大家的仙名了。
“姐姐是在庄子时,去集市买东西,无意中看到一个老者卖一个小本子,小本子被翻得非常烂了,我被吸引了,便翻来一看,觉得书中的诗句写得有穿水击石的意境,一时很喜欢,便买了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