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目光投向了杨建,等他表态。
“随意,喊名字都行,就是个称呼。”杨建说道。
他并不在意,自己才二十岁,在场个个比他年长,像曹大雨都快大他一轮了,没让人喊自己“弟弟”就算客气。
“那我可喊杨组长了。”
“我也这么叫!”
有人接话。
“行,大家各忙各的吧。”杨建摆了摆手。
说完,他走向自己的工位,打算帮曹大雨一起收拾。
“不用,杨师傅,您歇着,我马上弄完。”曹大雨赶忙拦住。
“是,我和大雨来就行。”宋子旭拎着抹布凑过来。
曹大雨脸色微变,隐约觉得宋子旭在撬自己的位置,想抢他第四把交椅。
“子旭,真不用,我一个人就行。”他赶紧强调。
怎么,你能帮忙,我就不能帮?
宋子旭二话不说动手收拾,完全没理会曹大雨,动作利索极了。
曹大雨脸色骤变,见杨建没吱声,连忙加快手脚,巴不得让杨建看见自己卖力的样子。
宋子旭哪肯示弱。
男人的好胜心一下子被点燃。
两人你追我赶,越干越起劲。
杨建看得直摇头。
转眼间,办公桌就被收拾得锃亮。
连带着周边角落都一尘不染。
整个空间焕然一新,看着就舒坦。
大雨,带我转转研发部。
杨建发话。
得嘞!
曹大雨应得响亮,兴冲冲在前头带路。
宋子旭也寸步不离地跟着。
任凭曹大雨怎么瞪眼,他就是厚着脸皮黏在后头。
曹大雨没辙,杨建又不表态,只好认栽。
杨建没管这俩活宝,自顾自参观起来。
研发部分成好几块:办公区、金属存放区、零件加工区,还有个资料室。
金属区堆着各式钢材,琳琅满目。
零件加工区设备齐全,车床铣床焊机应有尽有,活脱脱个小车间。
可惜这些机器都积了灰,平日根本没人用。需要零件时都直接找车间主任解决,美其名曰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最乱的是资料室。
书本图纸扔得到处都是,简直像遭了贼。
杨建顿时皱紧眉头。
杨师傅您放心,我马上收拾,保证整得规规矩矩!曹大雨赶紧打包票。
我们也来搭把手!
曹大雨随即应声。
算我一个!
宋子旭紧跟着表态。他盘算着跟随杨建总不会吃亏。
你们手头没其他工作要处理?
杨建有些困惑。
研发部闲得很,只要厂里没布置任务,我们整天都没事可做。
曹大雨解释道。
不需要参与研发吗?
杨建脱口而出,随即意识到这是个多余的问题。方才观摩的电动机组装过程已经说明一切,这群人连基础设备都摆弄不明白,谈何研发能力。至于郭刚,光杆司令自然也带不动这支队伍。
研发?我们每天就是喝喝茶看看报。
曹大雨笑着摇头。
宋子旭摸着后脑勺嘀咕:倒是想搞点研究,可有些同志连基础原理都整不明白...
了解情况后才知道,这些人多半是靠关系塞进来的,美其名曰工程师培养,实则看他们这懒散做派,分明就是来混日子的。想来都是家境殷实的子弟,工作不过是给家里一个交代,免得整日游手好闲。
果然,曹大雨扳着指头细数:张主任的外甥、李团长的侄子、王处长的公子...个个来头不小。难怪郭主任睁只眼闭只眼,真要较起真来,反倒给自己惹麻烦。
大伙儿基本都这情况。
曹大雨吃着花生米说道。
杨建环视二人,忽然压低声音:想不想搞点有意思的?
曹大雨和宋子旭异口同声地喊道:想,太想了!两人的眼睛里瞬间燃起希望的火光。
年近半百却一事无成,他们怎甘心就此认命?往日苦于没机会,如今杨建愿意伸出援手,两人当然要牢牢抓住。
成,给你们个任务。杨建笑着搓搓手,帮我搞套小型电池生产设备。
刚才他在金属区发现大量锂金属,正好用来研制锂电池。虽然掌握全套制造工艺,还获得工程师的知识加持,但缺少设备始终是个坎。让这两位关系户去张罗再合适不过。
电池生产设备?
两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脸上看出为难。
没错,要研发一款划时代的电池。杨建抛出诱饵,成功了你们就是共同发明人,青史留名不在话下。
青史留名四个字像强心针,立刻让两人精神抖擞:包在我们身上!这就给老爷子打电话去。
望着两人急匆匆奔向电话间的背影,杨建嘴角微扬。他早留好后手——若这两个公子哥办不成,就依次去找杨厂长和大领导。毕竟全球首款锂电池的诞生,注定要震撼整个业界。
(杨师傅,搞定!
当曹大雨兴冲冲冲进办公室时,宋子旭正指着窗外:不过设备有点旧,都是厂里淘汰的货。
杨建满意地点头:旧点没关系,先运过来。机械故障我自己能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