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锂电池研发进度,两人特地起了个大早赶来。
杨工,我们到岗了!
刚进门就听见他们洪亮的嗓音。
按我之前教的方法清洗这批零件,注意力度,别弄花了。
杨建分配任务。
好嘞!
两人利落地应下。
杨建转身拆卸另一台机器,等他们完成清洗再回来组装。
三人很快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不知不觉三个多小时过去了。
总算完工!
望着组装完毕的流水线,杨建长舒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通电测试环节。若能正常运转,就能开始试产。
大雨,送电!
他扬声吩咐。
收到!
守在配电处的曹大雨闻声立即合闸通电。
嗡——
设备发出低鸣,随即流畅运转起来。整条生产线协同作业,全程未出现卡顿。
杨建见状露出满意的笑容:
设备调试完成。先试制铅酸电池练练手,测试合格再上锂电项目。
曹大雨与宋子旭迅速行动起来。
他们分头采购铅锭及其他电池原料。
杨建启动设备,准备开始试制。
铅酸电池的制作流程,杨建早已驾轻就熟。他利落地剔除杂质,将铅板和原料依次装入设备。
机器开始运作,他静候成品完成。曹大雨与宋子旭站在旁边,手心渗出汗水。能否青史留名,成败在此一举。
不多时,一块铅酸电池新鲜出炉。老曹,测试下导电性能!杨建仔细检查后递出电池。曹大雨利索地接过来,转身走向电源区。电压测试、负载试验...各项数据很快呈现在仪表上。
杨工,各项参数正常,点亮灯泡完全没问题!
漂亮!
这意味着设备运行状态完美。杨建目光转向更富挑战性的目标——锂电池。他示意曹大雨取来锂锭,运用娴熟的火法精炼去除杂质。跳动的火焰中,金属渐渐变得纯净。
待锂块冷却后,杨建将其与配套材料一起送进机器。运转声再次响起时,三人不约而同屏住呼吸。这是最关键的时刻。
当银灰色的电池诞生时,杨建特意提醒:测试时记得戴好护具。曹大雨会意地套上绝缘手套,拿起面罩严阵以待。闪烁的仪表盘将揭晓这场攻坚战的最终答案。
他攥紧那块锂电池,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测试台前。
指尖微颤着完成每个步骤,直到最后接通电源的瞬间——灯丝骤然点亮,昏黄的实验室顿时被稳定的亮光填满,绷紧的肩胛骨这才松了劲。
杨师傅,成了!
曹大雨的嗓门震得铁皮柜嗡嗡响,手背上还沾着电解液的污渍。出了三十四年苦力的粗糙手掌,此刻托着这块三指宽的银色电池,倒像是捧着祖宗牌位。
实验台那边突然爆出咣当巨响。宋子旭踹翻的板凳还在打转,人已经蹿到两米高。这个被纺织厂工人们喊了五年败家子的少东家,正用袖口狠狠蹭着眼眶。
杨建嘴角刚扯出个弧度,指腹已经摸上电压表:再测一次。
曹大雨拍过来的电池还带着汗味。示数器红针在安全阈值边缘轻微晃悠,钨丝灯也比标准亮度暗半成。杨建直接撬开外壳,指甲盖大小的铜片被镊子夹着左右调校。去年广州那起电瓶车自燃事故的报纸剪报,现在还在他工具箱里垫着。
装自行车上试?他扣紧最后颗螺丝时,窗外的凤凰牌自行车正巧铃铛脆响。百货大楼橱窗里标价168元的永久牌,上周又脱销了。这年头踩着皮鞋的脚和打补丁的裤管,都能在同一家供销社柜台前掏钱——区别不过是前者用皮夹,后者使手绢。
“我来!”
曹大雨第一个把手举得老高。
“行,去把你那辆车推过来,马上给你改。”
杨建语气干脆。
改电动车对他来说再简单不过——直接装个变速手柄就行,反正电机研发部不缺这玩意儿,现成的拿来用,犯不着重新做。
曹大雨二话不说,蹬蹬蹬冲向停车场,转眼就把自行车骑进了研发部大门。
“曹大雨你抽什么风?”
瞧见他骑车横冲直撞,有人摔了手里的扳手。
“嘿嘿!”
曹大雨压根不搭理,一溜烟拐进了零件加工区。
骂骂咧咧的声音被抛在身后,那人转头又埋进了零件堆里。
杨建抄起工具开始拆卸车把。
对于他这个八级钳工兼七级工程师来说,这种改装就跟玩儿似的。
加装齿轮电机、嵌进锂电池、再配个变速手柄......前后不过二十分钟。
“咔嗒!”
变速手柄旋钮转动的瞬间,后轮猛地空转起来,橡胶胎与地面摩擦出轻烟。
“成了,你试试。”
“这都行?!”
曹大雨眼珠子差点瞪出来。
他见过厂里技术员骑的摩托,那油门轰鸣声挠得他心痒痒,可惜刚跟老爹开口就被骂得缩脖子。
可现在——自行车居然也能轰油门?!
宋子旭盯着旋转的车轮,喉结上下滚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