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摸十来分钟后,他搁下工具咂摸道:这机子改得地道,干活轻省不少,手里这活计准够得上特等。量具一过,老头子乐得见牙不见眼:正经是特等活儿没跑!盼这天可有些日子了,特等水平一到,八级工的门槛可就触手可及啦。
赵师傅,劳您驾来试试异型件料子。杨建这一嗓子让车间霎时安静。异型件意味着啥,全厂门儿清——那是八级工的门票。人群呼啦就围了上来,连吕水田都抻着脖子往这边赶。自打上回林大海冲上八级,车间还没这么热闹过。
师傅您接着磨七级件,再验验成色。杨建麻利安排着。六台机床一字排开,谢全才和赵前程各占一台正合适。
谢全才答得干脆。
赵前程走到另一台机器边,仔细查看图纸后,调节好车床间距,开始加工特殊零部件。
两人同时操作着各自的工作。
不一会儿,十多分钟就过去了。
杨建,我现在已经稳定在七级顶级水平,能处理特殊零部件了。谢全才兴奋地说道。
他没想到设备性能提升后,自己的技艺也突破了一个等级,现在加工的零件都能达到顶级标准。
师父,建议您先在七级多练习,等技术更成熟了再尝试特殊零件。杨建认真建议道。
他清楚谢全才的技术还需要继续磨练。
谢全才这次出人意料地没有反对,决定听从杨建的建议。
杨主任,我成功加工出特殊零件了!赵前程汇报道。
杨建接过来检测时,现场众人都屏住了呼吸。
连吕水田也紧张地等待着结果,工厂会不会又诞生一位八级技工,就看这次检测。
合格,特殊零件达到中等水准,恭喜赵师傅晋升八级技工!杨建宣布道。
太好了!吕水田高兴得跳了起来。
又一位八级技工的诞生意味着生产更有保障,就算有人请假也不用担心了。
恭喜赵师傅!
厂里又添一名八级技工,真了不起!
这都多亏了杨主任的指导。
听说是设备稳定性提升才让谢师傅和赵师傅突破了技术瓶颈。
那也离不开杨主任的功劳。
大家纷纷道贺,热烈地讨论着这个好消息。
这时吕水田才意识到设备改造完成了,转头问杨建:杨主任,改造工作都完成了?
是的,效果你也看到了。
杨建答道。
两人一路赶往杨厂长的办公室。
我们马上去见杨厂长,这项改进技术应该尽快在全厂推广应用!吕水田语气急切,伸手就要拉杨建。
吕主任,不着急,我们走着去就行。杨建提醒道。
吕水田这才松开手,有些不好意思:杨主任,实在抱歉,我太兴奋了。
杨建微笑着表示理解。两人很快来到厂长办公室。
见到杨厂长后,吕水田立即汇报道:厂长,杨建同志成功完成了设备技术改造,显着提升了运行稳定性。谢全才和赵前程两位师傅经过考核,分别达到了七级特等和八级钳工水平。
这是真的?杨厂长惊讶地问道。
千真万确,我亲眼所见!吕水田肯定地回答。
太好了!杨厂长难掩兴奋。
这项技术改进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大幅降低设备损耗,为工厂节省大量成本。以日计算可能减少上万损失,年累积将是一笔巨额数字。
要抓紧时间推广,对所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杨厂长当即决定。
厂长,春节假期将至,恐怕要年后才能实施。另外,这是杨建同志的重要贡献,应当给予奖励。吕水田补充道。
杨厂长笑着说道:奖励不会少杨建的,等过完年再说。
他看向杨建称赞道:干得不错!
都是运气好。杨建谦虚地回答。
你总是这么低调。杨厂长欣赏地说道。这个年轻人不骄不躁,品质难得。
接下来改造设备的事要辛苦你了,需要任何配合尽管说,全厂都会全力支持,必须按时完成改造任务。
杨建回应:明白,有需要我会及时汇报。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这次曹大雨和宋子旭也帮了不少忙,方案能这么快完成离不开他们的协助。
放心,他们也会有奖励。杨厂长保证道:你们先好好休息,我这就去向领导请示,一定给你们重奖!
好的。杨建应道。
离开办公室时,吕水田特意叮嘱:一车间的改造必须优先,其他车间往后排。
知道。杨建笑着回答。
需要人手随时跟我说,我都给你安排。吕水田承诺道。
杨建点头答应。其实不用通过吕水田,他随时都可以直接调配人员。
他手下有两名八级钳工,七八名七级钳工,还有几十位六级钳工,中级钳工更是不缺,这些人手完全够他调配。
回到车间后,杨建立刻着手组建改造团队。
小组由八级钳工赵全成带队,两名七级钳工和四名六级钳工协助,外加几名四五级钳工,总共十二人。
就按这份图纸来改造,遇到不同型号的机器再叫我。杨建把图纸交给赵全成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