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屋里取钱,就当接济街坊了。”
一千块说掏就掏,可见家底厚实。可这笔钱往外送,心尖子怕是要疼得滴血。
“?”
一大妈惊得瞪眼。怎么突然要往外撒钱?可瞧着丈夫阴沉的脸,终究还是回屋取了钞票。
“打今儿起,我不当这一大爷了。明日自会找王主任说明,往后街道办怎么安排,听凭吩咐。”
易忠海干脆利落认栽。
刘海忠本在暗喜,一听要等街道办定夺,脸顿时垮了半截:这...
老易,明早我跟你一块儿去街道办。
显然,他想让王主任推举自己担任院里的主事人。
易忠海沉默不语。
杨建并不在意谁当这个主事人,只要不来找他麻烦就行。
不一会儿。
易家媳妇就把补偿金分发给大家。
多谢易家嫂子!
谢谢易师傅!
众人连连道谢。
原本愁眉苦脸的贾张氏也眉开眼笑地道了谢。这五十块钱对贾家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杨建接过钱二话没说,转身就走。
这笔一千块的补偿金大半都落进了他口袋——毕竟全院都是他的人。至于贾张氏那几个,日后有的是工夫慢慢收拾。
回屋后他便歇下了。
众人也各自散去。
次日清晨。
杨建骑车上班时,正撞见易忠海带着秦淮如往厂里去,八成是为顶替岗位的事。
听说贾东旭的丧事从简操办,美其名曰节约国家资源,实际上是不想多花钱——那五百块抚恤金拿出两百就够风光了。但贾张氏不乐意,秦淮如也拿婆婆没辙。
杨建没搭理那两人,蹬着自行车径直往厂里去。
他没去车间,直接回到技术科继续绘制图纸。之前就跟曹大雨和宋子旭打过招呼,有急事来技术科找他,平时按订单生产就行。
现在只差最后几笔就能完成图纸。
等完工后交给卫城东的技术团队去研发,自己在旁边把关就好。
日影西斜。
杨建终于落下最后一笔。
他搁下钢笔活动筋骨,脸上露出轻松的笑意。
稍作休息后,便带着图纸去了档案室。
“来,有新任务交给你们,现在分成两个团队,一组研发基站,另一组研发移动电话。”
这两项技术将成为赠予国家的厚礼。
有了它们,国家的发展进程至少能提速三十年。
幸运的是,魏长春专攻信息通信领域,曾参与电话通信技术研发,否则他也难以完成信号塔和移动电话的研制。
当然,其他领域的能力提升也为他提供了额外助力,使他的技术得以进一步突破。
“好的,杨主任!”卫城东等人齐声应答。
随后,他们自动分成了两组:一组负责基站项目,另一组专注移动电话研发。
“来,这是你们的图纸!”
杨建将资料分成两份,分别递给两个小组。
“明白!”
卫城东和另一名组员上前接过图纸,简单浏览后,立刻遇到了难题,眉头紧锁。
“遇到问题先查阅资料,实在解决不了再来问我,清楚了吗?”杨建一眼看出困惑,提醒道。
“是!”卫城东等人应声回答。
随后,他们带着资料和组员前往资料区查阅有关文献。
杨建观察片刻,便转身回了办公室。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又可以享受清闲日子,最多指导卫城东他们即可,无需再操心其他事务。
今晚可以去见丁秋楠了。
原本计划昨晚就去找她,但因为贾家的事情耽搁了。
今天没什么安排,正好晚上去看看,还能留宿她的宿舍,省得再回大院。
时间飞逝。
转眼到了下班时分。
杨建照例送高玥回家后,便骑着电动车直奔清北大学。他没打算回大院,准备直接和丁秋楠共进晚餐。
在另一条小径上。
周晓白左等右盼不见杨建身影,气恼地跺了跺脚却又无可奈何,只好蹬着自行车悻悻离去。她暗自盘算着改日直接到轧钢厂堵人,不信这回还能让他溜走。前段日子琐事缠身,如今腾出空闲,非得好好跟他说道说道不可。
场景切换至第154幕:阴差阳错当上三大爷!
此时杨建正骑着二八杠穿行在清北校园里。门卫瞧见是老熟人,笑眯眯地侧身放行——谁不知这小伙子跟魏长春教授交情匪浅?
老伯,尝尝这大白梨!
杨建顺手从帆布袋里掏出两个水灵灵的梨子。门卫道谢接过,他已蹬车拐进了教职工宿舍区。
的敲门声惊动了正在温书的丁秋楠。
来啦!姑娘雀跃着拉开门,见是心上人,杏眼顿时弯成了月牙:今儿怎么得空来?
走,带你下馆子去!
瞥见桌上冷硬的窝窝头和翻开的教材,杨建不由分说拽起她的手。梳妆打扮片刻后,两人共乘电动车驶出校门。
去丰泽园如何?握着车把的杨建回头问道。
听你的!后座飘扬的麻花辫扫过他的后背。丁秋楠对吃喝向来没主意,全凭他安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