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解气了!
在场众人既震惊又兴奋。这些年毛熊对夏国的态度令人不悦,如今能在关键技术领域百倍超越对方,自然令人扬眉吐气。
高严松也难掩惊叹。
他再次看向杨建,由衷赞叹道:杨工,实在令人佩服!
此刻,他的称呼已然改变,不再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为,俨然将这位年轻人视作同级别的专家。
高副部长过奖了,不过是运气好些罢了。
杨建谦虚回应。
见他如此低调,高严松赞赏地竖起大拇指。
杨工今后就叫我高工吧,副部长的称呼受之有愧。
这可使不得。
杨建当即婉拒。
获得敬重已然足够,无需贪求更多,他终究只是个刚过弱冠之年的年轻人。
科研部高严松再次开口相邀:杨工,真的不考虑加入我们团队?
杨建摆了摆手婉拒:轧钢厂这边待惯了,不想挪窝。
若不是顾忌即将掀起的政治风暴,科研部倒是个好去处。可风浪一来,那里便是漩涡中心,反倒不如在轧钢厂安稳。这里有众多工友拥护,关键时刻能有个照应。
倘若真去了科研部,连累高玥他们遭殃就得不偿失了。更何况系统空间枯燥乏味,他可不愿去那儿避难。
高副部长!
杨厂长的声音从外头传来,荷枪实弹的卫兵立即绷紧神经,枪口齐刷刷对准声源方向。
杨建适时引见:这两位是我们厂的杨厂长和李副厂长。
高严松摆手下令:放行。
待卫兵撤开警戒,两位厂长才得以近前。杨厂长堆着笑脸寒暄:高副部长辛苦了。
李承德也赶忙附和问候。
高严松只是略微颔首,态度寡淡。
杨厂长不死心地提议:高副部长不如留下用个便饭?
公务在身,不便久留。高严松断然回绝,转身指挥工程组:注意轻拆轻放,计算机部件必须完好装箱。
见工程师们开始有序拆卸设备,两位厂长识趣地退到一旁。
高严松最后看向杨建,做最后的争取。
杨工,要不要考虑调到研发部?我可以推荐你做副手。
高严松看着杨建,心想以他的能力,当个副部长完全没问题。
算了,我在轧钢厂待着挺好。
杨建摆了摆手。
行吧。
高严松也不再勉强。
技术人员利索地拆解完那台精密仪器,装箱打包时还特意索要了全套技术图纸。军人们全程严密看守着这批设备,足见其重要性。
杨厂长目送车队远去。
干得漂亮,这回上级肯定要给杨建记头功!
他由衷赞叹道。
杨建只是淡然一笑。
两位领导也没多留,很快离开了车间。
都散了吧。
杨建招呼一声,径自回办公室休息去了。
高严松带队回到部里,立即组织专家重新组装设备。经过全面检测和运算验证,确实性能优异。
许部长立刻向中枢作了专题汇报。
首长高度重视,当即做出重要批示,还特意让方主任安排饭局,要亲自接见这位青年才俊。
没过多久。
杨厂长办公室的电话响了起来。
电话那头,方主任详细说明了首长的安排。杨厂长连忙应下,匆匆去找杨建。
下午五点整。
研发科室的人都在收拾桌面准备下班,郑工几个也不例外。
所有人留下!有重要任务!
杨厂长人未到声先至。
杨厂长,什么事这么急?都到饭点了。有人小声嘀咕。
卫城东忍不住开口问道。
此刻,他满脑子只想着尽快回家。
卫城东,你要是再这样,我马上撤掉你在研发部的职位。杨厂长厉声呵斥。
听闻此言,卫城东神色一凛,立即噤声不言。
正在这时,背着包的杨建缓步走出。
杨建!
杨厂长神情和善了些,微笑着说道。
上级有明确指示,所有人员都要留在研发部候命,等待专员前来。
明白。
杨建颔首应允。
他又补充道:麻烦杨厂长通知一下高玥,就说我要晚些回去,让她先回家。
现在唯一让他牵挂的,就是高玥了。
这事好办。杨厂长爽快地答应下来,当即拨通了宣传科的电话,简短交代几句便挂断了。
已经转告高玥了。
杨厂长说道。
杨建点了点头,找了位置坐下。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效仿,既然杨建都同意留下,他们自然也没有异议。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
不过食堂送来了饭菜,大家边吃边聊,倒也消解了几分枯燥。
转眼已是傍晚六点多,工厂的工人们早已散尽。
这时,两辆大解放卡车突然驶来,停在了研发部门前。数十名全副武装的战士迅速下车,随后国家科研部部长许志尚和副部长高严松依次走进。
听到动静的杨厂长连忙迎了出去。
杨厂长!
高严松这次语气友善了些,主动打招呼。
高副部长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